其實這個俄羅斯人一點也不可笑,它秉承了戰鬥民族的做事風格,充分詮釋了“人狠話不多”這句話的含義。作為他的化身,這個代號“林肯”也表現出了這種特質。
“大家不用緊張,這其實只是一次常規的清掃工作,僅此而已。大家以前怎麼幹,現在還怎麼幹就可以了。”林肯輕鬆的說。
他掃視了一眼沙丘下的機器獵人們,看到大家並沒有什麼反應,於是又說:“我知道你們中流傳著一個說法,說機器人這兩年半在戰場上的糟糕表現只是為了迷惑我們,這是個沒有腦子的推測,我們都知道,自從能量站被摧毀,他們每多拖延一天時間,能量就會少一分,你們見過哪支部隊不在自身力量最強大的時候攻擊敵人,卻拖到自己大量減員後,再尋求跟敵人決戰?所以我認為機器人沒有什麼陰謀,他們之所以會藏到地下,就是因為他們的減員已經嚴重到沒辦法跟我們對抗了,只有藏到地底下才能夠獲得苟延殘喘的機會,但他們並沒有問問我們同不同意。同志們,現在我就問你們,你們同意嗎?”
機器獵人中間發出幾聲稀疏的回應:“不同意。”
“大點聲,我沒有聽到。”
大家的情緒似乎被調動了起來,發出了雷鳴般的回答:“不同意!不同意!”
“我也不同意,我們的目標是完勝,將統計表中所有的機器人都找到,把他們的身體進行肢解,然後送到冶煉工廠去,恢復到他們原本該有的樣子。出發吧,夥計們,收割的季節到了!”
林肯做完這番簡短的戰前動員,就走下了沙丘,獵人們為他閃開一條路,林肯走過去,獵人們像是被磁鐵吸引的鐵屑一樣跟在他身後,迎著剛剛升起的太陽,向前走去,隨著林肯逐漸加速,獵人們也緊跟其後,跑向了沙漠深處的地下戰場。
如果有人類戰士參戰的話,隊伍內一定夾雜著許多戰車,有可能還會用直升機來運兵,但現在只剩下了機器獵人,這些運兵工具也都省了,這絕不僅僅是為了節省軍費,更大的原因是機器人身體太重,無論是用直升機還是戰車,所需要的數量都會是同等數量人類戰士的好幾倍,基地內沒有配備這麼多的運兵工具。還好,機器獵人的身體構造完全跟機器人相同,除了自我意識那部分是由萬里之外的操控員控制之外,基本上就是一臺“機器人”,他們可以在沙漠中健步如飛,幾十公里的路程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小菜一碟。
一個小時後,這隊獵人趕到了鐵礦場,找到了那條主井道,林肯沒有再重新調整隊形,首先走進了井道,後面的獵人們也沒有排列隊形,像是一群去打群架的小混混一樣,魚貫進入。
走過一段長度大約200米斜向下的礦道,他們來到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空間,這裡距離地面50餘米,開鑿了一條垂直向下的礦道,礦道口呈圓形,直徑大約五米,洞口周圍掛好了八架長梯。林肯讓大家依次透過這些長梯下去。
輪到加特林時,他由於十分緊張,差一點沒抓住梯子跌下去。大家在下梯子前都開啟了胸口的射燈,多個射燈同時亮起來,將這片空間照射的如同白晝。
這條直上直下的礦道約有1000多米,加特林在梯子上用了半個多小時才下到底。由於是第一次到這麼深的地下,加特林雙腳一落地,就忍不住向四周打量起來。
這地方又是一個巨大的空間,四周巖壁上坑坑窪窪,都是採礦留下的痕跡,而在這個不規則的空間四周,有數條礦道向側方延伸,不知道通向哪裡?加特林特別觀察了一下左邊那條,因為上次仿生偵查機就是附著在一個機器人頜下,進入這條礦道才發現大批處於關機狀態機器人的。那條礦道黑黢黢的,裡面非常寂靜,這讓加特林不由自主的心頭髮毛。
他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這時候,有許多機器人從四周的礦道內衝出來襲擊他們,就能在瞬間靠著地形和人數優勢“擊其半渡”,地下的他們肯定是被包了餃子,上面的獵人們也只能乾瞪眼的份。
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隨著順著梯子下來的機器獵人越來越多,加特林緊張的情緒也慢慢鬆懈下來。沒過多久,這個原本看起來巨大的空間就因為機器獵人的增加變得狹小起來,加特林不想在接下來的行進中走在隊伍前面,於是跟著一隊獵人退到了另外一條礦道內,給源源不斷下來的戰友們騰地方。
這個機器獵人大約用去了一上午的時間,才全體到位,林肯安排1000個機器獵人守在這裡,如果有機器人突然從其他礦道內衝出來襲擊他們,他們一定要死守住這裡,尤其是那八副長梯和其他人即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