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沒有。”波回答,“所以我們要另外打通一條出口。”
他的話讓包括張哲在內的所有人感到震驚和迷惑,大家都在想,如果真的能開啟另外一條通道,他們早在行動之前就不應該將逃亡的目標選在西邊,他們應該往東走,因為機器人當初劃分割槽域的時候是以兩座能量站為中心點確定的,那裡偏東一些,所以從中心一區到東十二區的路程要比西邊短了三分之一。如果選擇向東邊逃亡的話,能至少縮短一兩天的路程。
波從大家的臉上看出了疑問內容,解釋道:“其實自從我們來到了這裡,三位執行官就預料到了目前這種局勢會發生,他們計算,危機會在30年——50年之間到來,人類和機器人將有一場大戰。只不過當初還沒有碳基生命聯合會這樣的極端組織出現,他們並沒有將這個變數帶入計算,所以出現了這麼大的誤差。按照他們的計算,戰爭到來時,機器人的科技水平和武力值仍然達不到與人類抗衡的程度,所以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制定了好幾套戰敗後的預備方案,以免被全部消滅,其中一套就是從隔離帶上開啟一個通道,逃往更廣袤的沙漠裡去。”
“你是說,你們有辦法在隔離帶上打出一條通道?”女戰士欣喜地問。
“理論上是可以的,但並未真正實驗過。隔離帶是透過埋設在地下的電波擾動裝置形成的一道屏障,只要能構建出一條與之相斥的電波帶,也就相當於開啟了一條通道。”
“要怎麼做呢?”女戰士急切的問。
波卻沒有再回答這個問題,而是低下了頭,繼續研究地上的那張地圖。
作為人工智慧學科學家,周桐馬上反映了過來:“波,你是說把你們大腦的電磁波調整到與隔離區相同的頻率,製造一個電波遮蔽牆,用來阻斷其對人腦的傷害?”
波抬起了頭看向周桐,雙眼閃爍著靈動的光暈:“周博士,這是我們唯一的方法。”
“可這已經超過了量子大腦的調頻極限!”
“是的博士,這確實已經超過了。”
在場的其他人並不明白他們在討論什麼,波是一個機器人,自然沒有什麼情緒上的變化,但周桐的聲音卻提高了許多,也變得急躁起來。大家意識到機器人的量子大腦頻率的調整,也許會給他們帶來危害,於是都看向了周桐,期待她解答這個疑問。
周桐撥出一口長氣,讓自己激動的情緒緩和下來,說道:“打個比方,人類的正常體溫是在36°到37°之間,如果我們的體溫升高,身體就會感到不舒服,如果人體體溫長期徘徊在40°以上時,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機器人量子大腦的電磁頻率跟這個道理一樣,要想達到跟隔離區的電磁波頻率抗衡,就要極大的調高電波頻率,就相當於把人體的體溫硬生生提高到100°……大家應該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人體會被蒸熟,包括我們的大腦。”德國人喃喃說道。
“量子大腦是由各類元器件組成的,當然不會被蒸熟,可一旦頻率達到這個極限值,量子大腦就會不可逆的崩潰掉,那樣也就意味著……”
說到這裡,周桐就住了口,不忍再繼續說下去。可是大家都知道她沒說出的那兩個字是什麼,沒錯,死亡,而且是無法逆轉,無法修復的死亡。明白了這一點,所有人都沉默了,他們看向波,心中五味雜陳。這些被他們視為敵人的鐵皮人,如今卻要用自己的死亡給人類爭取一次逃命的機會。
波研究了一番,終於找到了一條通向隔離帶最短愕路徑,他在地圖上劃出了這條線,抬起頭:“就是這裡了,各位。”
“波,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沒有了,大家不用為此傷心,我們幫你們逃出去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我們受到了法則的制約,不能看著人類被殺卻不施以援手;另一方面,你們其中一些人成功逃出去後,可以說清楚發生在這裡的事情的真相,這能阻止一場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全面戰爭的爆發。是在幫助我們,所以我們作出一些犧牲是應該的。”
說完這些話,他就收起了那張地圖,平靜的向大家說道,“我們要趕緊趕路了,等到了那個洞穴,我們再商議具體方案。”
此時,人類的大部隊已經超過了他們,將他們甩在了後面,但並未走遠,還能看到隊伍末端的影子,波和這幾個人類站起身,向那些走遠的人類俘虜大軍追去。
:()沙海機芯:生存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