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在金邊分為兩條主要分流河道——東部分支湄公汊道和西部分支巴薩克汊道。在越南境內,湄公河進一步分成六支河流,最終透過九個河口入海,因此被越南人稱為“九龍江”。
在湄公河三角洲,廣泛採用三熟稻田種植,即一年內種植三季稻穀。
湄公河三角洲的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是亞洲水稻單產最高的地區,是後世世界第二大水稻出口地,是安南地區最重要的水稻生產基地,佔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80以上。 該地區的水稻生產除滿足國內需求外,還大量出口到國際市場,佔安南地區大米出口量的95。
據資料顯示,安南地區在2017年的水稻總產量已經達到4300多萬噸,遠遠超出了本國居民的需求。要知道,華夏在2017年的水稻總產量也不過是萬噸,僅僅相當於安南地區的5倍(不到),可安南地區面積才只有華夏的3左右。為決大米積壓問題,安南和泰國兩個產糧大國都在積極對外出口大米,其最主要的出口國就是華夏。
按照這個年代人的飯量一噸糧食可以養活五到六個人,一萬噸糧食就能養活五六萬人,都不用四千三百萬噸糧食,哪怕產量只有四百萬噸,都可以養活兩千萬人了,
實際上大明後來的天災受災人口不過幾百萬人,如果大明朝廷能夠及時從南方調集糧食賑災,不會達到後來的程度,可是當時大明出於資本主義萌芽階段,江南地區海貿發達,生絲和絲綢的利潤遠高於種水稻。農民大量種植桑樹,結果就是曾經是魚米之鄉的江南地區,糧食居然無法自給自足。
全部需要依靠湖廣地區的稻米供應。
江南地區沒有糧食,導致糧價飛漲。
北方最誇張的時候一石大米需要八兩銀子。
這是什麼概念呢?
一石大米一百斤左右。
八兩銀子大概相當於後世一萬六千元。
一斤大米一百六十元!
北方軍戶餉銀是七錢銀子一個月,正常還要漂沒一半。也就是一個軍戶一個月的收入只能買幾斤大米。
崇禎皇帝那是真的多少銀子都買不到足夠的糧食。
王鼎現在準備制定的長期戰略就是,北方地區天災會持續很多年,那麼就把北方地區百姓遷走,比如東南亞地區,特別就是這個占城國和菲律賓地區。
占城國佔據了這樣一個天選之地居然只有幾十萬人口。
對王鼎來說真的屬於天授不取反受其咎。
說實話,真的到了占城國的時候,不管是馬千乘還是戚金李成梁的手下都快瘋了,這裡荒地無數,人口稀少,已經開發的田地全是水田,綠油油的稻米讓人瘋狂。幾乎個個都快邁不動腿了。
王鼎宣佈日後退役了所有人根據功勳都可以分到三十畝以上的功勳田,這些土地王鼎會組織國內老百姓過來開荒。到時候就給他們現成的水田。
王鼎又宣佈,北方的叛賊安南黎氏僭越稱帝。還妄圖染指這裡,士可忍孰不可忍。
一時間將士們都瘋狂表示要替萬曆皇帝滅了這個什麼黎氏。
隨隊而來的納黎宣卻有點心驚膽顫,明軍士氣之高,是他這些年縱橫暹羅緬甸從來沒見過。關鍵經過這段時間的瞭解,他發現這些明軍不但火槍多,大炮多。而且層次分明。
戰鬥力最強的是夏王的直屬部隊四千人,炮兵部隊一千人。裝備了一種不需要火繩就能發射的火槍。但是火炮他們都藏著掖著,納黎宣沒看到,但是聽說西班牙人的大帆船,被一炮打沉了。
當然沒人告訴他那是燃燒彈打中了火藥桶。都說是就開了一炮就把西班牙人旗艦給幹翻了。納黎宣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樣的巨炮了。
第二梯隊應該是那個叫李成梁的大明侯爺。他手下有兩千多葡萄牙人死活不賣給他的重火繩槍。而且聽說他手下一會功夫就轟塌了蘇祿王國的國都城牆。其實蘇祿王國的城牆就是個土圍子,但是納黎宣以為和自己的大城一樣規制。特意高看了李成梁一眼。
至於馬千乘和戚金,納黎宣覺得應該戰鬥力和他差不多。
既然王鼎實力這麼強,納黎宣也特別恭敬,天天屁顛屁顛跟在王鼎身邊---打麻將。
是的,打麻將。
這個時代在海上行船,除了打麻將真沒什麼娛樂。
沈安安看著天天在自己指揮室打麻將的幾個人,直撇嘴。都是一幫運氣型選手。
王鼎這個二調子,在這裡都快成賭神了,那個長得黑乎乎的納黎宣屬於又菜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