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使團即將啟程離開突厥的前夕,團長張九齡將一把獨具特色的魚竿贈予了袁從英。這魚竿通體烏黑髮亮,材質輕盈卻堅固異常,竿身之上精心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那細膩的紋路彷彿在低聲訴說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袁從英接過這把魚竿,眼中滿是喜愛與感激,將其視為珍寶般捧在手中。
終於,休沐之日在眾人的期盼中到來。這一天,陽光如同輕柔的薄紗,溫暖而柔和地灑在大地上,微風如同精靈的輕撫,輕輕拂過面龐。袁從英望著那把珍貴的魚竿,心中湧起一陣衝動,決定邀請烏質勒可汗一同前往碎葉城外的湖畔享受釣魚的樂趣。
烏質勒可汗聽聞邀請,欣然應允,二人懷著輕鬆愉悅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城外湖畔的道路。當他們抵達目的地時,一幅令人陶醉的美景展現在眼前。湖水清澈見底,微風拂過,波光粼粼,恰似一面巨大而璀璨的鏡子鑲嵌在廣袤的大地之上。湖畔四周,綠草如茵,宛如一塊柔軟的綠色絨毯,野花肆意綻放,五彩斑斕,散發出陣陣芬芳,彷彿是大自然精心調製的香氛。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雄偉壯觀,與藍天白雲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絕美畫卷。
袁從英和烏質勒可汗找了一處平坦且視野開闊的草地坐下,開始有條不紊地準備釣具。袁從英一邊熟練地擺弄著魚竿,一邊耐心地向烏質勒可汗科普道:“可汗,您可知道,選擇合適的釣具乃是釣魚成功的關鍵基石。這釣竿的長度和硬度,魚線的耐磨性與拉力強度,魚鉤的型號和大小,以及浮漂的精心選擇等,每一個細節都需要依據目標魚種和釣魚的環境來細緻斟酌。就像今日我們身處的這片湖水,水深且廣闊,目標魚種多為體型較大的鯉魚和草魚,所以應當選擇長度較長、硬度稍大的釣竿,搭配耐磨且拉力強勁的魚線,只有這樣,當魚兒上鉤時,我們才能從容不迫地應對。”
烏質勒可汗聽得聚精會神,不住地點頭,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原來這看似簡單的釣魚之中,竟蘊含著如此之多的深奧學問。”
袁從英微笑著繼續說道:“可汗,不僅如此。釣魚看似平凡簡單,實則蘊含著深厚的奧秘和學問。這其中,正確的拋竿、精準的看漂、恰到好處的提竿等技巧,對於釣魚的最終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拋竿時,唯有準確地將餌料送入魚兒聚集的區域,方能大大增加成功釣到魚的寶貴機會。”說著,他手法嫻熟地將新鮮的魚餌穩穩地掛在魚鉤上,然後身姿矯健地輕輕一甩魚竿,那魚餌便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準確無誤地落入了遠處的湖水中,濺起一圈圈微小而迷人的漣漪。
烏質勒可汗也興致勃勃地學著袁從英的樣子,開始認真準備自己的釣具。袁從英則在一旁悉心地指導著,不一會兒,烏質勒可汗也成功地將魚竿優雅地拋入了湖中。
時間在這份寧靜祥和中悄然無聲地流逝,水面上的浮漂偶爾會輕輕晃動一下,如同頑皮的孩子在試探,隨後又恢復了平靜,彷彿什麼都未曾發生。袁從英和烏質勒可汗靜靜地坐在湖邊,眼睛緊緊地盯著浮漂,神情專注而又放鬆,彷彿與這寧靜的大自然融為一體。
“袁從英,你說這魚兒究竟何時才會上鉤啊?”烏質勒可汗輕聲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期待和急切。
袁從英微微一笑,猶如春風拂面,溫和地說道:“可汗莫急,釣魚最需要的便是耐心。這魚兒也如同人類一般,有著自己獨特的習性和喜好,我們必須耐心等待它們被美味的魚餌所吸引,慢慢靠近。就如同草魚偏愛在水草豐茂的地方悠然覓食,而鰱魚則更傾向於在深水區自在活動。我們只有根據它們的習性來準確判斷,才能提高釣魚的成功率。”
正說著,袁從英的浮漂突然猛地一沉,彷彿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拉扯。他心中一喜,瞬間神情專注起來,連忙握緊魚竿,手腕輕輕一提:“可汗,看,有魚上鉤了!”只見一條肥美的鯉魚在水中拼命掙扎著,魚尾拍打著水面,濺起一片晶瑩的水花。袁從英小心翼翼地收線,動作輕柔而熟練,不一會兒,便將這條活力四溢的鯉魚成功地釣了上來。
“好啊!真是一條令人驚歎的大魚!”烏質勒可汗興奮地大聲說道,臉上洋溢著驚喜和羨慕的神情。
受到袁從英成功釣到魚的鼓舞,烏質勒可汗更加全神貫注地盯著自己的浮漂,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期待。沒過多久,他的浮漂也有了明顯的動靜。烏質勒可汗按照袁從英所傳授的技巧,沉穩應對,成功地釣上了一條大魚。
“哈哈,我也釣到了!”烏質勒可汗開懷大笑,笑聲在湖畔迴盪,充滿了喜悅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