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弱者的生存之道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成周洛邑。當時的幾個周邊的諸侯國又給了周平王一點兒地盤,周王室就這樣延續了下來。
其後幾百年,歷代周王又陸續將這點兒地盤不斷地賞賜、分封出去,到最後,屬於周王室的地盤就只剩下洛邑及周邊的郊區了。
七雄並立後,周王室日漸凋零,最終在韓、魏的干涉下,周王室又分裂成東、西而周,其君稱東周公、西周公。最慘的是周王,不得不寄食與東周或西周,終日看人臉色。
洛邑,東周公府邸。
議事堂內,正值盛年的東周公姬昭與謀士杜赫隔案對坐。
“君如此著急,是列國又發生什麼大事了嗎?”姬昭笑著問道。
“君上,剛剛收到訊息,樗裡疾與司馬錯在丹陽吃了敗仗,楚王楚王熊槐親自指揮的。秦軍八萬人損失過半!”杜赫將列國都已經知曉的訊息報給了東周公,東、西周沒有像樣的情報機構,知道訊息是最晚的。
“什麼!”姬昭大驚,“秦軍竟大敗?訊息可靠嗎?”
杜赫嚴肅地點點頭。
“熊槐年紀輕輕,竟然這麼厲害!他父親熊商在徐州之戰中大敗齊軍也難以比肩此次秦楚丹陽大戰楚軍的戰果吧!”姬昭慨嘆。
“依臣看來,楚國怕是要在熊槐手中達到巔峰了!”
“你竟如此看好熊槐?”
“君上可知熊槐此人?”
姬昭搖搖頭。
“三個月前,楚威王在陘山病逝,魏人公孫衍趁機聯合秦軍,意圖進攻陘山。剛剛繼位的熊槐料到魏軍的意圖,提前派昭陽前往陘山部署,及時阻止了秦魏聯軍的進攻。之後,熊槐親自前往陘山,陣前約見公孫衍,離間秦魏聯軍。秦軍的不告而別徹底打亂了魏軍的部署,公孫衍無奈撤軍,陘山之圍便解除了。”
“公孫衍此人我倒是瞭解一些,他在秦國已是大良造的高位,可見其實力。只是不堪張儀的排擠,才來到魏國為將。”
杜赫點點頭,“公孫衍與張儀都是縱橫家,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張儀實力更勝一籌,公孫衍留在秦國也不會有好下場的。我還聽說最近張儀又開始排擠秦王的另一個謀臣陳軫,看來張儀是要將秦王的謀士都排擠走才肯罷休。”
“張儀鬼谷高才,曾來洛邑,卻不能為我所用,我大周何以淪落至此啊!”姬昭仰天長嘆。
杜赫靜默無語,眼神落寞。
“後來呢?秦國為什麼會進攻楚國?楚國不是韓、魏,在七雄中實力僅次於秦國,嬴駟不至於連這形勢都看不清吧,再說張儀也不會讓秦王作出如此愚蠢的決定吧?”姬昭繼續問道。
“魏國用上洛換取秦軍的幫助,陘山之戰後張儀親自前往魏國索要上洛,魏國君臣卻不認賬了。張儀大怒,率八萬大軍兵圍安邑,企圖逼迫魏王服軟。可誰知熊槐派屈匄率六萬大軍支援安邑,擊敗秦軍,解了安邑之圍。”
“秦王一怒之下,派兵攻擊丹陽?”姬昭推測道。
杜赫點點頭,“張儀剛吃了敗仗,自然不敢使勁勸說嬴駟。嬴駟便派秦國兩大名將樗裡疾、司馬錯急襲丹城、析城。此前熊槐曾受困於三君之亂,他從丹城調了三萬精銳,導致丹城景氏兵力不足,幾乎被秦軍破城。好在熊槐及時平定三君擾亂,聯合景氏年輕的將領景翠大敗秦軍,並一度追擊到秦楚邊境,致使秦軍損失過半兵力。兩戰兩勝,熊槐可謂一鳴驚人!”
“橫秦縱楚,你以為秦、楚兩國誰最有可能成為最強戰國?或者,這天下最終歸秦還是楚?”姬昭眼神中充滿了哀傷,這天下原本姓姬。
杜赫略一沉吟,搖頭道:“臣不知。”
“我大周又該何去何從?縱然一分為二,東西、周總歸曾是一體,何時能重歸於一?在列國夾縫中求生存,風雨飄搖,存亡全看別人臉色,嗚呼悲夫!”
“君上無須悲觀,從來世事難料!想我大周當年也不過是殷商的一個小部族,秦國當初也只是替我大周養馬的小部落而已。誰能料到以後大周不會重新崛起呢?”
姬昭苦笑著搖搖頭,“時也勢也,崛起?難了!試問列國哪個會同意?”
“不管以後如何,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生存確實是最重要的了!”杜赫也認為對於現在的周王室來說,確實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了。
“那我們是否需要調整我們的外交策略呢?”
杜赫點點頭,“大周在韓國境內,決定了我們必須依附強大的秦國,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