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張儀遊說齊王連橫
齊威王隆重地接見了張儀。
一通禮儀過後,張儀便開始了忽悠。
“齊王豈不聞,天下強國無過齊者,大臣父兄殷眾富樂,無過齊者?然而為大王計者,皆為一時之說,而不顧萬世之利。縱人說大王者,必謂‘齊西有強趙,南有韓、魏,負海之國也,地廣人眾,兵強士勇,雖有百秦,將無奈我何。’大王覽其說,而不察其至實。”
“夫縱人朋黨比周,莫不以縱為可。臣聞之,齊與魯三戰而魯三勝,國以危,亡隨其後,雖有勝名,而有亡之實,是何故也?齊大而魯小。今趙之與秦也,猶魯之與齊也。今秦、楚嫁子取婦,為昆弟之國。大王不聯秦,秦驅韓、魏攻齊之南地,悉趙兵涉河關,指搏專關,臨淄、即墨非王之有也。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願大王孰計之。”
齊威王只是微笑點頭,卻不接話。
張儀對此視而不見,接著忽悠:“秦兵敵四國,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難樂死。主嚴以明,將知以武。雖無出兵甲,席捲常山之險。折天下之脊,天下後服者先亡。且夫為縱者,無以異於驅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與羊,不格明矣。大王若不與猛虎而與群羊,竊以為大王之計過矣。”
“凡天下強國,唯秦、齊、楚三國耳,三國敵侔交爭,其勢不兩立。而大王不與秦,秦下甲兵,據宜陽,韓之上地不通;下河東,取成皋,韓必入臣於秦。韓入臣,魏則從風而動。秦攻齊之西,韓、魏攻其北,社稷豈得無危哉?
“且夫約縱者,聚群弱而攻至強也。夫以弱攻強,不料敵而輕戰,國貧而驟舉兵,此危亡之術也。臣聞之,兵不如者,勿與挑戰;粟不如者,勿與持久。夫縱人者,飾辯虛辭,高主之節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禍,無及為已,是故願大王之熟計之也。”
“張子所言句句在理,發人深省,果真大才也!”齊威王恭維了一句。
張儀笑道,“不知齊王意下如何?”
“呵呵,兩國邦交之事,理應審之、慎之,寡人只聽張子一番言論便應之,豈不太過草率?”齊威王給了張儀一個軟釘子。
“齊王,是外臣所言不詳盡嗎?齊國智者如鄒子、國相、段大夫,也不明儀之所言乎?”
“非也,非也!”鄒忌率先發言,“依張子之言,天下戰國非橫既縱乎?我齊國不橫亦不縱,可乎?”
“樹欲靜而風不止,世人皆知楚欲變法,鄒子豈不知一旦變法成功,楚必北上乎?淮泗乃兵家必爭之地,楚欲得淮泗,齊王可拱手相讓乎?齊若不讓,齊、楚必然再度兵戎相見,不橫齊能獨抗強楚乎?”張儀反駁道。
“楚不是秦,變法談何容易?楚悼王時楚有雄主坐鎮,吳起非三氏之人,與三氏以及封君與利益瓜葛,藉助悼王的強力鎮壓,變法方能慢慢推行下去。現如今,楚王熊槐過於年輕,能否鎮住三氏猶未可知,更遑論多如牛毛之封君。雖然目前看來三氏尚算順從,可一旦變法受挫,三氏以及封君難免首鼠兩端,趁機作亂,變法便大有夭折之可能。”
話雖如此,鄒忌並非不看好楚國變法,他只是要試探張儀的底線。
張儀哼笑一聲,“鄒子此言可非謀國之道,豈不聞未雨綢繆乎?若將齊國大業寄希望於楚國變法失敗,若齊國君臣皆以為如此,便當我沒來過好了。不過,能看清齊國君臣的懦弱平庸,看清齊國的未來,也不枉此行了。齊國滅於楚指日可待!”
張儀如此犀利的完畢令齊國君臣一陣不適,齊威王隱隱有些惱怒。
“張子何出此言!”田嬰呵斥道,“楚國雖強,不見得強過我齊國,秦國亦如此。秦國雖與韓、魏結盟,揚言攻齊,我亦何以懼之!我齊國富甲天下,兵強將勇,借用楚王熊槐的那句話:‘犯我強齊者,雖遠必誅’!”。
一番言辭之下,卻是誰也佔據不了上風。
眼見威脅之辭不起作用,張儀眼珠子一轉,決定改變策略。既不能威脅,便以利誘之!
“呵呵,齊軍趁我軍與魏、趙聯軍作戰之時,偷襲趙國東武、陽狐,致使趙肅侯病逝軍中,這個仇不可謂不小。如今趙國新君趙雍年幼,趙國又一向有宗室內鬥之風,想必趙雍目前會隱忍不發,待國內穩定,時機成熟之後便會突起發難,奪回東武!齊、趙必有一戰,說不定是舉國大戰呢!”張儀兩隻眼睛笑著眯成了一條縫,卻遮不住滿眼的精光。
齊威王微微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