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趙使肥義
肥義是個瘦子。但他在熊槐心目中一直是一個白胖的形象。
第一眼見到這個肥氏的瘦子,熊槐差點笑出來,然後略顯尷尬地起身相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肥卿一路奔波辛苦了!”
肥義誠惶誠恐,躬身道,“外臣肥義奉我王之命拜見楚王,再謝大王在先肅侯葬禮之上予以援手,令秦、魏、齊等國猖狂不得,我趙國也得以保留一絲顏面,此恩我趙國君臣絕不會忘!外臣此來專為報答大王援助之恩,特獻夜明珠十顆,美人十名,望楚王笑納!”
“夜明珠?”熊槐呵呵一笑,“趙侯有心了,不過寡人倒是想起來一件趣事。當年魏王欲聯合諸侯分秦,齊王和魏王在郊外會獵。魏王說:‘齊國也有寶貝嗎?’齊王說:‘沒有。’魏王說:‘我的國雖然小,但是尚且有直徑一寸左右的珍珠,能照亮車前車後各十二輛的珠子有十枚。像齊國這樣大的國家怎麼會沒有寶貝呢?’齊王說:‘我所以認為的寶貝和大王你的不同。我的臣子有個叫檀子的,讓他守南城,楚人就不敢為寇作亂,泗河旁的十二個諸侯國都來朝見;我的臣子有個叫盼子的,派他守衛高唐,趙國人就不敢往東在黃河上打漁;我的官吏中有個叫黔夫的,派他守徐州,燕國人就會面對徐州的北門祭祀求福,趙國人就會面對徐州的西門祭祀求福,遷移過來要求居住於齊國的有七千多家;我的臣子有位叫鍾首的,派他防備盜賊,就會做到路不拾取丟失的財物。這四個臣子,能照耀千里,豈止十二輛馬車呢!’其後魏國不斷流失人才,如商君、張儀竟不能為其所用,魏國衰弱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魏王不識寶啊!而齊國恰相反,齊王識人用人,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奠定了其強國地位。如今趙侯欲送寡人珠寶,肥卿以為寡人該不該收呢?”
說完,熊槐笑眯眯地看著肥義。
誰知肥義卻是面不改色,“外臣敢問大王,何為楚國之寶?”
“呵呵,肥卿知道寡人的求賢令吧?”
肥義微微一笑,拱拱手道,“既如此,大王何須有意錯會趙侯之意呢?”
“哈哈哈!肥卿言之有理,寡人只是想起來這件趣事,絕非有意刁難肥卿。聽聞趙侯年輕有為,有肥卿輔佐,趙國很快便會強大起來的!”
聽了熊槐這番話,肥義眼中閃過一抹苦澀,隨即恢復正常,他笑道,“我侯雖則年輕,卻跟隨先肅侯處理國事幾年,耳濡目染而已。倒是楚王,甫一繼位,便面臨秦魏聯軍擾邊的困境,任誰都沒想到,大王卻談笑間迫退強敵,其後更是救援魏國,大敗司馬錯與樗裡疾率領的秦軍。今年更是趁魏、趙對抗秦軍之際全取越之江淮之地,大王之赫赫武功,唯齊桓、楚莊方能比肩了!”
“呵呵,肥卿說笑了,寡人哪敢跟齊桓、莊王比肩?”熊槐倒是聽出來肥義言語中的一絲責怪,怪楚國沒有救援魏國、趙國,只顧自己攻城略地。不過熊槐並不想跟他爭論這個問題。
“大王,臣在來的路上聽聞秦國張儀已經與齊國結盟,蒲陽之戰後,魏韓終是西面事秦,三國連橫已成,如今秦國更是連橫齊國,秦齊東西連線,諸侯被分裂南北,天下誰與爭鋒?臣竊為楚國擔憂啊!”肥義說道。
“哦?我楚國何憂之有?”昭陽問道。
“天下戰國,唯秦、齊、楚三強,餘者皆不足懼。夫秦,虎狼之國也,有吞天下之心。夫秦,天下之仇讎也。橫人皆欲割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謂養仇而奉讎者也。夫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強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顧其禍。夫外挾強秦之威,以內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無過此者。楚,天下之強國也。大王,天下之賢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夫以楚之強與大王之賢,天下莫能當也。秦之所害於天下莫如楚,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今秦欲連齊抑楚,楚弱則秦強,秦強則天下危矣!故為王至計,莫如縱親以孤秦。大王不縱親,秦必起兩軍:一軍出武關;一軍下黔中。若此,則鄢、郢動矣。臣聞治之其未亂,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後憂之,則無及已。故願大王早計之。大王誠能聽臣,臣請令山東之國,奉四時之獻,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廟,練士厲兵,在大王之所用之。”
“然則,齊、魏、韓已與秦結盟,肥子如何請令山東之國,承大王之明制?”田忌問道。
“合縱、連橫,因時制宜。魏、韓四戰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