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五十七章 昭雎訪齊

九月底,楚國使團進入了臨淄城內的楚國驛館。

過了兩日,齊王在正殿召見了昭雎與上官臚。昭雎與上官臚向齊王獻上了上等楚紙一萬張,以供齊王書寫與作畫用,這些紙與市面上能買到的紙可不一樣,更輕薄,更堅韌。即便是在楚國郢都也是一紙難求,像這等高階的紙張根本還沒有在市面上流通。同時還獻上了一千冊紙質書籍給齊王以及稷下學宮。

齊王當即命人準備了筆墨,當著群臣以及楚國使者的面寫了幾張紙。

齊王十分激動,“好!哈哈!果真是好東西,楚王的心意本王心領了。不知楚使今番前來,所為何事?”

其實齊王在昨天便與鄒忌、田嬰、段幹朋等齊國重臣對於楚使來訪的目的進行了分析,他們認為楚國在丹陽吃了敗仗,無力收復失地,是以打算向齊國示好,以聯齊抗秦。

昭雎說道:“回齊王,外臣奉我王之命前來齊國,希望與齊國結盟!”

“結盟?”齊王笑道,“楚國還需要與我結盟?”

眼見齊王揣著明白裝糊塗,昭雎也不廢話,“我王繼位之後連年征戰,雖偶有所得,但國力終不堪揮霍,國內民不聊生,國際強敵環伺,以民生計,反戰者不知凡幾。故我王決定順應民意,平息戰爭,我王希望能與齊國結盟,雙方不再敵對。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大王,莫要便宜了他國!”

“便宜他國?”鄒忌笑問,“不知楚使所言他國是指哪國?”

“自然是秦國!”昭雎直言不諱。

“這我就不懂了,我齊國與秦國乃是盟友關係,若與楚國結盟,秦王會怎麼看?我齊國可不是朝秦暮楚的國家啊!況且我兩國遠隔千里,並無衝突可言,與楚國卻偶有相爭。於齊國而言,沒有放棄秦國而結盟楚國的必要吧?”

“成侯此言差矣!楚國與齊國和則兩利,鬥則兩敗。齊國與秦國結盟卻是與虎謀皮,他日必遭反噬!”

“反噬?”鄒忌冷笑,“楚使未免危言聳聽了!”

“齊王雄才大略,一眾朝臣也都能審時度勢,馬陵之戰之後齊國是理所應當的第一戰國!論國力、兵員、影響力,齊國哪一項不比秦國強?按理齊王應當效仿齊桓公稱霸諸侯、匡扶周室才是,不知為何淪落到與魏國、韓國北面事秦?秦地處西陲,沾染胡風甚重,秦孝公用衛鞅變法二十載,可謂苦心孤詣。如今秦國已然崛起,強盛直追齊國。至於其有無東進之野心,諸位只須看一看秦國變法內容便知。我楚國國力現已疲乏,勢不能獨力抗秦。秦合三晉,其後目標非楚即齊,秦國佔據丹陽便扼住了我軍反攻秦國的咽喉,屆時強盛的齊國必然是秦國的首要目標。當年正是因為西戎的入侵,才有了平王東遷,外臣向問齊王,齊國北有燕、中山、西南有宋,南有楚,可謂四面皆敵,若有一日秦趙魏韓四國攻齊,齊國能否以一力抗之?如若不能,難不成要向東遁入大海嗎?故,與秦結盟有無反噬,還請齊王細細思量。”

昭雎一番話說得齊王以及重臣們連連色變。別的不說,單單是昭雎所言齊國四面皆敵,孤立無援就讓他們心驚了。齊國君臣也不是不知道目前的形勢,只不過一來他們有自信,二來與秦國連橫之後,還沒將燕、中山、宋這些二流戰國當回事。甚至在齊國君臣的謀劃中,會趁著與秦國連橫的機會,攻伐燕、中山。

當然這些話也不是昭雎一個人現編的,這是上官臚轉達給他的熊槐、昭陽、田忌等人合謀的策言。

段幹朋嘿嘿一笑,“楚使當真巧舌如簧!丹陽在手,秦國首要目標必是楚國!”

“段大夫所言極是!”昭雎倒也乾脆,“丹陽在手,秦軍進可攻退可守,已經是佔據了上風,所以大王才派我來與齊國結盟。”

眼見昭雎一再示弱,齊王就有些信了楚國結盟的誠意,他便問道:“與楚國結盟,我齊國有何好處呢?”

“齊國得一強大的盟友,足以遏制秦國合三晉以東出的目標。楚、趙、宋、燕、中山乃是盟友,且楚為盟主。若是齊楚結盟,楚願奉齊為合縱長。以六國合縱,足以壓制秦三國連橫。秦不得東出函谷,齊得以稱霸關東!”

“稱霸關東!”昭雎的話讓齊王的心澎湃起來。

田嬰說道:“不與楚國結盟,我齊國也是關東第一戰國!楚使想讓齊國白白出力,為楚抗秦不成?”

齊王也點點頭,不拿出點實際的東西來,妄圖與齊國結盟?天真!

昭雎聞言冷笑,“關東第一戰國,三年?五年?齊王,”昭雎轉向齊王,“外臣敢斷言,秦國東出之日,便是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