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八十六章 韓策

肥義的‘秦並韓’論著實將韓國君臣嚇得不輕,韓王好言請肥義先回驛館休息一日,他們需要再考慮考慮。

‘秦並韓’三個字像一塊巨石壓在韓國君臣的心上,他們心情凝重地聚在一起商討、爭辯了一天,最終決定答應與趙國結盟,在對魏策略上共進退。

對於秦國的忌憚與恐懼是深入韓國君臣的骨髓的。韓國自身弱小不說,最令他們寢食難安的是韓國與秦國緊鄰,是秦國東出爭霸的必經之地,秦國必然是要將韓國牢牢掌控的。這一點韓國君臣也都看得明白,他們原本也樂得抱住秦國這個大腿,狐假虎威一番。

但是肥義的“秦霸天下之時,便是並韓之日”像一塊天外隕石砸在頭上,韓國君臣們暈眩了。

這不就是兔死狗烹嗎?

他們慌了,但是以韓國的實力,根本不足以反制秦國。秦國只須兩路出兵,一路攻其上黨,一路直下宜陽,進逼三川,韓國便將一分為三,滅亡只在旦夕之間。

肥義之言太過突然,倉促之間韓國君臣亂了章法,哪裡能有什麼好的謀劃?

是以,今日再論。

韓鵬以為肥義之言有理,韓國須作長遠打算,提防秦國。與趙國結盟,表面上看是共同制魏,實際上韓國可以借趙國牽制秦國,危難關頭,趙國或可挽救韓國。

這世上眼光長遠之人總是少的,多的是隻顧眼前利益之人。

作為韓鵬的政敵,韓珉自然持反對意見,他認為肥義所言純屬無稽之談,其目的只是為了迫使韓國與趙國結盟。韓國與魏國才真的是唇亡齒寒,秦國若是真的吞併韓國,下一個必將是魏國,魏國絕不會坐視韓國被秦吞併,秦若吞併韓魏,則天下危矣,天下諸侯又豈能坐視?

韓王終於體會到了兩大重臣分持不同意見的後果,他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平衡、如何抉擇,只得向第三人問詢意見。

這個人就是中大夫繆留。

他認為肥義所言“秦並韓”有些遙遠,天下大勢風雲變幻,各諸侯相互影響,捉摸不定,實難揣測長遠。但其所言“三晉歸一”卻迫在眼前,是最需要考慮清楚的事情。想當初晉國何其強大,以至於秦不敢東出,楚不能北上,齊窩居海濱,四方諸侯來朝。三家分晉之後,魏國一家獨大,料想魏王生出三晉歸一之心也是順理成章。

然則秦欲三晉歸一乎?

繆留認為肥義言不由衷,三晉倘若歸一,秦豈得出函谷?如何爭霸,又如何並韓?

是以,三晉歸一,只是魏王一廂情願之想法,秦也樂得三晉內鬥不止,如此三晉才會有求於秦,秦之連橫三晉也才會更加順利。

韓、魏結盟攻趙,正中秦國下懷;韓、趙聯手抗魏,則韓、趙皆可保全。然則三晉是否要一直與秦連橫?

時也勢也,利則橫,不利則縱!

繆留一席話令韓王豁然開朗,當即便決定答應與趙國結盟,在秦不干涉的情況下,一同對魏,徹底打消魏王三晉歸一的念頭。

次日,韓王再次召見了肥義。

“肥卿,三晉之爭乃兄弟相爭,豈可讓外人參與?魏王所作所為,寡人不恥!是以,寡人決定與結盟,共同討伐魏國!”

聽到韓王答應了結盟請求,肥義也長舒一口氣,幸不辱命!

“韓王慧眼如炬,洞察大勢,實乃三晉之福!”肥義趕緊送上一個馬屁。

說實在的,繆留一席話,確實讓韓王有一種天下大勢盡在掌握的感覺。

“不知趙王打算如何對付魏國?”

心動不如行動,韓王有些急切了。或許,趙、韓兩國可以彌補昔年分魏失敗的遺憾?

其實當年,趙國是想扶植公子緩即位,從而達到控制魏國的目的,而韓國卻是想將魏國一分為二,韓、趙各得一份,雙方達不成一致,最終各自退兵,給了魏國機會。

韓王康每每想起此事,總是不能理解先祖們為何不能達成一致,兩分魏國不是挺好嗎?

“我王之意,魏國勾結齊國,須得還以顏色!既然韓王同意聯手伐魏,那便八月出兵魏之襄陵,如何?”肥義說道。為了儘快聯合韓國出兵,報仇魏國,他來之前已經與趙雍商定好出兵地點。

襄陵地處河東,是晉襄公陵墓之所在,故名。晉襄公乃晉文公之子,襄公在位七年,善納箴言,勵精圖治,使晉國持續鼎盛,續霸諸侯。桂陵之戰時,魏軍先是在桂陵敗於田忌孫臏的齊軍,魏軍主將龐涓也被俘。次年,當今齊王聯合衛、宋兩個小國包圍了魏國南部重鎮襄陵。經過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