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風融化了寒冰,也帶來了暫時的和平。公孫喜將魏王同意與秦國和談的訊息帶到了函谷關,同時他也帶來一個讓公孫衍心生寒意的訊息:魏王以張儀為上大夫,佐政。
公孫衍千算萬算卻沒算到張儀大梁之行的目的竟然是要在魏國出仕,更沒算到魏王竟然答應了!
想到以後會與張儀共事,甚至有可能再次被張儀排擠,公孫衍心裡無比憋悶。但這還不是最令他絕望的,一想到一旦張儀主政魏國,便又可以連橫秦國,他費盡周折才促成的五國合縱便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只需十年秦國便又能恢復如初,他一顆心如墮冰窟。
這一刻,公孫衍萌生了去意。合縱抗秦是他最大的抱負,如果不能在魏國實現,那便去他國!
二月底,秦、齊、楚、魏、趙、韓六國在函谷關內城臨時搭建起來的‘六合堂’會見。之所以要重新搭建,是因為整個函谷關已經被夷為平地,魏王心血來潮給這座新建的院落起名‘六合堂’,既象徵六國和談,又暗合十二地支相合相沖之意。
看著殘破的函谷關,公孫衍心底直嘆,魏國接手此關恐又是為秦國做嫁衣裳。
魏王雖然一把年紀,卻堅持要親臨函谷關。他留下惠施與張儀共同主政,在二月初天氣乍暖還寒的時節,離開大梁,一路浩浩蕩蕩,往函谷關而來。
秦國方面,雖然樗裡疾是和談代表,但秦王嬴駟也要到場,不過他先在櫟陽落腳,隨後才前往和談。
趙國是和談代表是相國肥義,韓國則是韓朋。趙雍與韓王也都親臨。
齊王派了相國田嬰,楚國則派了令尹昭陽前來。
對於齊王與楚王的缺席,魏王十分震怒。自己好歹是合縱長、五國盟主,這兩個後輩真是不給面子。尤其楚王,年紀輕輕不學好,偏學齊王不尊老。但同時因為二王的缺席使得魏王也缺少了一些同秦王對陣的底氣。
當然,魏王雖然好大喜功,卻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敢當面指責齊王與楚王,也不好冷落了田嬰與昭陽,硬是生生憋了好些氣。
公孫衍在魏王面前跟沒事人一樣,壓根兒就不提張儀之事,整個和談的一切事務全由他統籌,原本灰白的鬚髮漸漸雪白。
和談由六國各派一位代表進行,最終會盟之日,各國國君們才會露面。樗裡疾、公孫衍、田嬰、昭陽、肥義、韓朋,這六人便是和談的主角,全是聲震諸侯的重要人物。
大堂之中有六張長木案,魏、趙、齊、秦、韓楚按周易八卦方位排列,無乾無坤,意在各國平等,並無主次之分。
卯時一到,公孫衍緩緩走到圓環中間,他環視列國群雄,面帶莊重之色,開口言道:“周天子四十七年,魏、秦、齊、楚、趙、韓六國於函谷關和談!去年至今,烽火連天,函谷關下,五國之師交鋒不止,疆土破碎,黎庶塗炭。數度戰鼓震九州,致使田野荒蕪,城郭空虛,民生疲弊,骨肉流離,此實非王者之道,仁政之所願也。上位者當念及百姓之疾苦,社稷之久安,而非逞一時之勇,圖一時之利,使天下益加動盪。是以今日六國聚首於此,共商永息干戈、修養生息之策。如此,則天下百姓得以安居樂業,諸侯亦能共享安寧,共謀長遠之發展矣!惟願眾君同心同德,弭兵平禍,勿令百姓再度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是故吾提議,自今日起,六國罷兵,共築和諧之世,以昭示天地,告慰黎民!”
公孫衍開場白之後,樗裡疾起身說道:“諸位,函谷關一戰,關東與我兩敗俱傷,國力衰退數載,此我王之不欲也!故願與五國握手言和,六國各罷其兵,恢復如初!”
田嬰冷笑一聲道:“聞樗子此言,似是五國合兵欺秦乎?世人皆知秦人虎視關,屢屢東侵掠地,三晉苦不堪言,此為兄弟之道乎?故五國合縱,以攻為守也!既為和談,當令關東各國日後無憂。來知秦王何以談和?”
田嬰幾句話將罪過推給了秦國,並讓秦王拿出誠意來,別打馬虎眼。
“田相言之有理,不讓五國放心,戰則不停!”昭陽語氣比較強硬,能打下去最好不過,而且他以為秦國必然不會放棄武關。接下來秦楚必有大戰,何不趁機多逼迫一下秦國,多獲取一些利益?
樗裡疾面色微變,正要說話,肥義又道:“秦國如不把這些年侵掠的城邑歸還,如何體現秦王之誠意?”
面對眾人的咄咄逼人,樗裡疾眉頭緊鎖,他知道和談不會順利,但也沒想到會被如此刁難。張儀不是已經說服魏王了嗎?
他看向魏王。魏王實在是閒不住,今日清晨突然起意要參與和談,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