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小雪中,楚國迎來了新的一年,楚王熊槐五年。
郢都原本極少落雪,但這幾年真是一年比一年冷。
郢都人還在因為落雪而興奮,熊槐卻心有憂愁。他知道人類歷史上是有寒冷期與溫暖期的,而對古代中國來說,冷暖期交替是王朝興衰更替的關鍵時期。以熊槐這幾年的體會,如今怕是已經進入了寒冷期。
他突然想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
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因為是遊牧經濟,完全靠草原來養活自己,當氣候變冷時,草原生長很差,得不到充分的食物供給。在這時候,就會向南方的漢族政權發起進攻,以獲得食物。
而南方此時也變冷,糧食等物資也會大幅減產,從而綜合國力有所下降。
所以北方外族入侵頻繁的時候,實際上是在一個氣候變冷的大背景下,迫於生存壓力造成的。所以,在氣候寒冷時期,中原王朝將面臨內憂外患的窘境。古代中國一直是農業立國,嚴重饑荒必然引起動亂,進而影響各朝代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文化和物質文明的演變。
對於楚國來說,自然不需要擔心北方遊牧民族的問題,熊槐擔心的是氣候變冷導致的自然災害以及糧食減產問題。
氣候非人力所能改變,透過技術手段提高糧食產量卻是可以的。
在北方,無論是貴族還是奴隸,賴以為生的糧食都是粟、黍,而兩者之中粟右佔了絕對優勢。正是因為如此,傳說中的農神乃有後稷之稱,稷就是粟。
而在南方,則是水稻。水稻在長江中下游與錢塘江流域由中國先民完成馴化後,逐漸北上、南下,傳入中國各地乃至境外。
中國歷史早期經濟最具優勢的地區在北方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南方則處於地廣人稀、開發落後的狀態。然則,為何後來經濟南移,南北的經濟地位出現逆轉?
因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無論經濟重心在北方還是南方,獲得的成就都是建立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
而南方有著北方不具備的農業生產優勢,那就是江南一帶的亞熱帶氣候,為這片土地提供了農作物複種的條件。所謂複種,便是一年內同一塊土地上可種植一次以上農作物,多種一次就意味著多一次收成,若一地擁有高於其他地方的收成,自然就具備不同尋常的經濟地位。
但是,資源稟賦的優越並非農業技術進步的絕對條件。縱觀歷史,唐宋之前南方農業技術一直滯後於北方。當黃河中下游地區已經擁有幾千年中華文明政治中心、經濟重心地位時,江南一帶還處於農耕兼漁獵的時代。
“複種輪作”這項農業技術出現在江南的時間大約比北方晚了一千多年。
江南一帶地廣人稀,人口少,糧食需求少,在北方人口大量南下之前,這裡幾乎沒有提高產量、增加收成的需求。中國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發生在北方的戰爭推動北方人口南下逃生,形成了中國歷史上三次人口大規模南遷(西晉末年“永嘉之難”,唐朝中期“安史之亂”,北宋末年“靖康之難”)。
人口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北方人的到來為南方帶來各種社會變化,不僅帶來了大量勞動力,也加大了糧食需求,這兩點直接影響南方的農業生產。
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有了重大改變,而一年兩熟複種輪作制就在其中。
水稻本是水鄉環境的產物,實行稻麥輪作就是在水田中植入旱地作物,這就是水旱輪作。依憑一年兩熟的輪作,江南便能獲得兩季收成,養活更多的人。
稻麥複種的關鍵在於插秧。稻麥複種雖始於江南,但插秧技術卻來自北方。水稻在北上南下的傳播中,北方渭河、汾河等河谷地帶都已經有種植。北魏農書《齊民要術》載,這些“北方高原”植稻區,稻苗長到七八寸時,地裡的草也隨之長起,農民除草的方式有兩種:一種剪除雜草用水浸泡,令其腐爛;另一種水稻、雜草一起拔出,將草撿出浸入水中,稻苗重新載種。第二種“拔而栽之”雖然不是易地插秧,僅是原地復栽,但是從技術上與水稻移栽插秧有同類性質。
與北方水稻種植技術不同,江淮地區至六世紀一直保持著“火耕水耨”易田制。司馬遷在《史記》中用它描述了江南地區的農業技術:將土地上滋生的雜草燒掉,作為肥源,隨後灌水入田,播撒稻種,待稻出苗後,若再有雜草,拔掉踏入水中。這一過程,土地要達到肥源標準,需要一段時間,若土地連續使用,就幾乎無法滿足這一需求。因此,“火耕水耨”是建立在輪流使用土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