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章 勞心勞力解人生事

在悠悠時光的悄然流逝中,距離上次給母親講述石灰用途已過去十日有餘,這十日裡,我一心撲在打造地窯這件事上,畢竟石灰對後續造紙至關重要呀。

打造地窯得先準備石頭,我知曉這石頭有能燒製石灰的,還有隻能用於搭建地窯的,靠我一人收集太費勁,便叫上平日裡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們幫忙。大家分散開來,在周邊各處搜尋,沒過幾日,就把收集來的各種各樣的石頭都堆放在了後院空地。而後,林宇憑藉著自己之前燒石的觀察和經驗,將這些石頭仔細分揀開來,透過敲敲聽聽、檢視色澤紋理等方式,把質地細密、含豐富鈣質能燒石灰的石頭挑出來放在一旁備用,其餘的就用來搭建地窯。

接著,我拿起鋤頭,在選定的後院位置開始掘土,一下又一下,費了好些時日,總算挖出個形狀規整的空間來。隨後便用分揀好的石頭砌地窯壁,挑那些大些且相對平整的石頭放在底部做基底,沿著坑壁一塊挨著一塊擺放好,再用小錘子輕輕敲打著,讓它們貼合得更緊密些,然後用黏土仔細填充石頭間的縫隙,確保地窯壁牢固且不會漏風。

在砌壁的過程中,我提前規劃好了煙囪的位置,選在靠近後院角落的一側,預留出合適的空間作為煙囪通道。同時,為了方便後續觀察燒製情況又能抵禦高溫,我巧妙地在靠近煙囪通道處,用幾塊契合的石頭搭建出類似“觀察井”的構造,石頭之間相互咬合,中間留出個小小的孔洞,孔洞上方用一塊略薄且耐高溫的石板蓋住一部分,這樣既能防止熱氣大量湧出,又能在需要檢視時,稍微挪開石板,透過孔洞知曉裡面的火勢、煙霧等情況。

一層一層耐心地壘著石頭,終於地窯的四壁都砌好了。到了給地窯封頂的時候,我用上父親僱人找來的那些質地堅硬、尺寸合適的大石料,一塊一塊地將它們鋪在窯頂之上,鋪得嚴嚴實實、平平整整,待全部鋪好後,這地窯的頂部竟與後院的地面幾乎齊平,從外面看去,若不仔細分辨,根本瞧不出此處地下藏著一個地窯呢,就彷彿它本就是這地面的一部分,巧妙地隱匿了起來。

對於地窯入口處的“門”,我可是費了一番心思。考慮到既要方便開合,又得能有效隔熱防火,我先是用幾根粗細適中的木頭,精心打造出一扇輕便的木門框架,然後在框架上釘上厚實的木板,讓木門有了一定的厚度與強度。做好木門後,我在木門的內側均勻地塗抹上厚厚的一層黏土,黏土緊密地附著在木門上,如此一來,當關閉這扇門後,黏土就能隔絕地窯內火焰的高溫,防止木門被引燃,同時也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讓地窯內的熱量不容易散失,有助於燒製石灰時內部保持高溫環境。

地窯整體打造完畢,其內部空間寬約一米二,長三四米,深度也恰到好處。接下來就是準備燒製石灰了,我把挑出來能燒製石灰的石頭搬運進地窯內,按照之前知曉的類似燒製陶瓷的方法去擺放這些石頭,沿著地窯的內壁,一圈圈地將石頭堆疊起來,中間特意留出一個與煙囪通道相連通的類似煙囪的空間,方便火焰和熱氣順暢流轉,使每一塊石頭都能充分受熱。在石頭堆的最下方,我先是鋪了一層乾燥易燃的柴草,這柴草主要是起個引燃的作用,待柴草點燃,火勢漸起後,便在上面新增了不少乾燥的木料,畢竟木料的燃燒更為持久,能保證地窯內長時間維持高溫,這對於燒製石灰來說可是很關鍵的,畢竟燒製石灰需要較長的時間,只有足夠持久且旺盛的火勢,才能讓石頭充分發生變化呢。

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小心翼翼地將那扇塗著黏土的木門合上,讓它封住地窯的入口,又仔細檢查了一下黏土與地窯壁銜接的地方,確保密封嚴實。隨後便點燃了柴草,起初,火苗在柴草間輕輕跳躍著,緩緩蔓延開來,不多時,火勢就漸漸大了起來,紅紅的火苗開始舔舐著上方的石頭,那明亮的火光映照在地窯的內壁上,也映亮了我滿是期待的臉龐。

隨著火勢越來越旺,柴草和木料一同燃燒釋放熱量,高溫開始向四周擴散,緊緊包裹著石頭。我守在地窯旁,隔會兒便輕輕挪開木門上的一點黏土,透過縫隙觀察裡面的情況,看著火焰沿著石頭間預留的通道穿梭,熱氣騰騰地往上湧,整個地窯彷彿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熔爐,那些石頭在高溫的炙烤下,慢慢地發生著奇妙的變化。我心裡既緊張又興奮,要是感覺火勢小了,就趕緊開啟門添些木料,然後迅速再把門合上,讓火焰持續旺盛地燃燒,確保石頭能持續處於高溫環境之中。

經過好一番工夫,那些石頭終於在高溫的作用下,逐漸呈現出了不一樣的模樣,成功地被燒製成了石灰。待石灰冷卻後,那白花花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