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無法完全做到零,只要儘量接近零就可以了。
如果魔法語言實驗的死亡率大幅下降,那麼魔法語言研究的招募也會吸引更多人。這樣,大日向教授就不再是單打獨鬥,她的負擔也會大大減輕。一直為大日向慧擔心的青靈魔女也會鬆一口氣。
研究效率提高,繞過詠唱的豐收魔法也會更快完成。
如果能夠完成任何人都能施展的豐收魔法,我倉庫裡那三百根通用魔法杖就能派上用場。如果三百根不夠,增加產量也沒問題。
即使是未加工的格雷姆林杖,雖然效率不高,但依然能作為魔法施展的媒介。就算最壞情況下杖不夠,只要傳播改良後的豐收魔法咒文,就可以透過人海戰術,讓大量低輸出的豐收魔法遍地開花,解決糧食問題也不成問題。
那麼,如何降低魔法語言實驗的死亡率呢?
這是個難題,但我的強項是靈巧。魔杖製作上,我無敵。發揮我的特長,製造能降低魔法語言實驗死亡率的魔杖,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我聽說過幾起魔法語言實驗失敗時的死亡案例,其中很多都能透過降低威力避免致命傷害。
如果血液沸騰導致死亡,降低威力後,血液溫度只是上升,迴圈狀況得到改善,不至於危及生命。
如果是由於急劇增血導致身體爆裂的事故,降低威力後,最多也就是鼻血流出來,根本不會到致命的程度。
變身成雪鼬的事故,降低威力後,頂多只是耳朵變成雪鼬的耳朵,尾巴長出來,應該也沒那麼嚴重。
之前我做的所有魔杖都是增強威力的。與未加工品相比,至少能提高兩倍。至於庫亞諾斯,它的增幅倍率實在太高了,至今還不清楚能增幅多少倍(青靈魔女說它可能能增幅到100倍)。
於是我開始反過來思考。
既然透過加工可以提升魔法的威力,那麼是否也可以透過加工將威力降低呢?
增強倍率是2倍或3倍,才會造成麻煩。如果我能做出增強倍率為1\/1000的魔杖,那麼即使在魔法語言實驗中發生事故,也不會致命。
我要製造一根削弱魔法威力的魔杖。
一旦設定了目標後,接下來的事情就完全在我的擅長範圍內了。
開發這種加工方法,製作它就行了。
我一邊盯著製圖板,一邊花費了一晝夜的時間,反覆琢磨加工方法,做了無數的嘗試。地面上被扔棄的亂寫紙張堆滿了,不知何時,我還把青靈魔女的便當掛在了工作室門把手上,一邊吃著便當一邊發出“嗯嗯”的聲音。
如果從簡單的角度考慮的話,球形加工會增加強化倍率,那麼如果將其加工成與球形相反的形狀,強化倍率應該會下降才對。
但是,球形的反面……?
球形的反面存在嗎……?
如果是幾何學專業的數學家,也許會有所啟發,但我完全想不出來。
然而,我知道大概需要幾何學的方式來解這個問題,所以我從壁櫥裡拿出了高中和大學時用的數學教科書,開始尋找靈感。
如果把格雷姆林加工成隨機且不規則的形狀,輸出自然會下降,但也僅僅是1\/2到1\/3之間。
即使輸出減少了一半,仍然有許多魔法可以輕鬆殺人。如果用不規則形狀的格雷姆林施展魔法,魔法可能會失去預定軌跡,向錯誤的方向飛去。若是瞄準目標施展的殺人魔法發生錯誤反彈到自己身上,那就得不償失了。不規則加工,完全不可行。
我猜,利用球形或球體的加工方式很可能會增強魔法的威力。
如果要做的話,也許可以考慮螺旋形,或者正方形?
於是,我試著把格雷姆林削成螺旋形或者正方形,但無論哪種加工,威力衰減最多也只有1\/2到1\/3,此外,原本應該筆直飛行的固有振動數光束竟然彎曲,飛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實在是太危險了。這樣不行。
我又把一張設計圖撕了下來,眼睛不由自主地被數學資料集中的“分形結構”吸引了。
分形。指的是部分與整體具有自相似性的幾何概念……?
雖然讀著定義沒什麼直觀感覺,但看到旁邊的插圖時,我立刻明白了那是什麼。
嗯。
嗯嗯嗯!
原來不僅僅是平面圖形,立體圖形也能形成分形。
而且它具有遞迴性。
分形結構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比如樹木、海岸線、積雲、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