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章 戰爭是推廣商品的最好平臺

能裝載400斤的重物,1萬輛獨輪車,幾乎將燕國搬空。所有歸國計程車卒和將軍,都賺的盆滿缽滿。而負責記功的官吏,對滿載而歸的大軍這種行為視而不見,戰爭繳獲本來就是這些冒著殺頭風險出征的老秦士兵應得之物。誰會和士兵計較這些?

士兵們回國後,紛紛打問這種獨輪車是從何處所購,知道這車子才幾百個錢一輛,那還有什麼說的,無數士兵湧進許氏商行,要給自己家裡定一輛獨輪車,還指名了必須是上郡第一車輛廠生產的。開玩笑,這東西太好用了,家裡養牛羊馬有困難,弄個牛車都沒有牲口拉,獨輪車可不至於沒人推,這玩意兒輕巧,連個娘們兒都能推了幾百斤東西就走。必須得買。

沿途的百姓也看到了獨輪車的好處,王翦大軍相當於為上郡第一車輛廠做了活廣告,於是訂單紛紛飛到了許氏商行手中。連帶著張村的車輛廠一再擴大,最後不得不面向高奴縣全縣招募願意務工的男丁。張村日常的人口也就密集了起來。張村繁榮一時無兩。

不止是戰爭相關行動帶來的獨輪車訂單。在歐冶子淵的推動下,寺工也大量採購獨輪車。獨輪車在寺工下屬的作坊中應用極為廣泛,現場物料的短距離運送其實是最適合獨輪車應用的場景。有了獨輪車,勞動效率進一步提高,寺工出產也大幅提升。

張蒼則是透過對帝國運輸行業的需求方面,論證了獨輪車對帝國經濟的影響和對帝國統治水平提高的作用,上書的題目是《獨輪車論》,要求各個郡縣普及獨輪車應用,獨輪車是一項戰略物資。在張蒼的論中,並未具體指稱某一個商家的獨輪車是最好的產品。但是此時全天下只有許氏商行和上郡第一車輛廠生產獨輪車,許氏商行又設定了專人在各地打壓仿冒者,所以這一篇論下來,朝廷形成對獨輪車戰略需求的共識後,許氏商行和上郡第一車輛廠仍然是獨輪車產業的最大受益者。

從咸陽回來的這幾年,光一個獨輪車就鬧得張誠無法分身。在張誠頭腦裡的技術體系中,有一個長長的名單,但是一方面很多內容都只能等到亂世不受管控的時候才能展開,還有很多也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眼下張村不缺物力,可是人力就實在捉襟見肘。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張誠除了推動上郡地區的農業技術革新、擴大第一車輛廠的規模、完善手套廠生產、擴大蜜蜂養殖之外,並無什麼大的動作。連磚廠和焦炭生產的事情都弄的不死不活。

連造紙術這麼重要的事情,張誠都沒有足夠的動力和勇氣去操作一下。和張蒼、歐冶子淵的書信往來,一直還都是使用昂貴的絲絹進行。當然,貴也不怕,誰讓張誠現在有錢呢,問題就是吧,這個絲絹用來寫書信,手感不那麼好。

這些書信往來的一個特點是,整個通訊的內容見不到一個漢字。所有內容都是各種圖樣和習題,張蒼和歐冶子淵體諒張誠是個目不識丁的文盲,所以乾脆一個篆字都不寫,只是畫圖、列算式。而張誠回覆的內容也是同樣風格。好在雙方的認識水平都足夠,一張圖、一個算式,就勝過千言萬語,幾年下來,雙方通訊的內容已經幾乎涵蓋了歐幾里得幾何的全部章節,和初等代數的大部分領域。這些通訊內容,稍微加上文字說明就可以成為一個學科的經典著作,而編輯這樣的著作,張誠覺得張蒼和歐冶子淵可能更適合。畢竟自己只是一個工程師,所長在設計和工程,而張蒼這樣的人本就是了不起的學問家,能獨立編輯九章算術的人,再編寫一門代數學,沒毛病。至於歐冶子淵,門下有無數徒子徒孫和一整個學派,就更有能力編寫一套幾何學教材了。等到這兩本書完成,張誠覺得自己就到了開設一所學校、培養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的時候了。

在這種忙著賺錢,無力從事科研和學術的悠遊歲月裡,不知不覺張誠就到了12歲,之前大將軍蒙恬和張誠有過一個約定,要張誠滿12歲就進軍營做蒙恬的侍從。這日子近了,張誠的好日子也就快結束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