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這幾個月,張村的婚禮格外多,張誠這一茬孩子漸漸都長大,由於幼年時就能吃得好,這一茬孩子普遍健壯,身材也高大,按照秦律,就陸陸續續符合結婚的標準了,
很多婚配都是在張村內的,當然,同姓不婚,張村五大姓之間,這一年的婚配,讓五姓彼此間的血脈聯絡的更緊密,而因為張村日子好過,所以張村的女子不愛外嫁,少數所謂姑舅親的女孩或者有外嫁到舅家的,但是這些女孩多少都懷著怨憤,有人說別人出嫁都能留在張村,為什麼我就要遠嫁他鄉呢?這句話一時也成了張村的名言。出嫁女多數都帶了張村的蜂箱遠嫁,這些蜂箱帶來的收益,讓出嫁女在婆家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也讓大多數女子在出嫁以後,日子過得不那麼憋屈。
當然,隨著女子外嫁,張村的養蜂技術也流傳了出去,但是正如張誠所說,養蜂的很多技術都還在張村手中,就比如說蜂礎的技術,就始終在趙三球手裡,從蜂礎銷售情況,趙三球就可以知道當地養蜂是否順利。
這些婚配中,子弟中學的孩子也很多,大部分都成雙成對了,個別幾個年齡小一點個子矮一點的,家裡也都開始給做計劃了。可以想見,春上開學後,入學的時候,難免就要有一些成雙成對來上學,甚至在下學期都可能會有幾個因為生子要休假的。這種情況張誠未曾料到,因此也生出很多無奈。
主要還是這個學校創辦的太晚了,第一批小學入學的時候,都在十一二歲年齡,這幾年小學加上在直道上幾年歷練,可不是都到了嫁娶的年齡!
小學入學的年齡還是要往下壓一下,所以春節前張誠發了訊息,從今年起,6歲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入小學。小學校舍也擴建了一下,增加到八間教室。張村是個不大的村子,八間教室也儘夠實用了,就只是,村裡的孩子年齡參差不齊,相當長一段時間,還是需要混班上學,師資也相當於沒有,不過入學初中的學生們,要按照一定規則輪崗去小學授課。教學相長,張誠說過這樣的話,即便是教授幼童,也是讓自己掌握的知識再一次強化的機會。
由於小學入學年齡下調,幼童的理解能力有限,課業速度就會放慢很多,課程也要淺白一些。一年級的算術就只學到加減法,乘除都要提到二年級才能學習。而識字課程也要淺白一些。
第一屆小學畢業生那麼優秀的孩子,成了歷史的一部分,後來不太可能超越了。
張誠、公孫尼子和初中的同學們召開了一個小學教務會議,會議上大家共同商議了小學辦學的一些規劃,課本要求重新編寫,課程內容也要全新規劃,公孫尼子要求在小學期間增加詩歌和音樂的內容,還要求有一點體育運動內容。
體育課沒有標準,張誠提出可以有跑步,男生們建議增加鉤鐮刺擊訓練,公孫尼子認為刺擊訓練不適合幼童,但是張誠拿出張村曾經被劫掠的事兒做例子,這項訓練內容也就保留下來了。公孫尼子提出自己曾經學過一套導引術,可以健身養生,張誠請公孫尼子示範一下,看起來是一種全身的鍛鍊,像體操,也有幾分太極拳的味道,於是確定這個導引術可以作為每日例行的體操,上午下午集中各練習一次。
張誠覺得這玩意兒如果當成廣場舞,在村民中普及一下也好,這個話說了一下,看公孫尼子翻著白眼,也就沒繼續。公孫尼子身為當世大儒,多多少少看不上農民也是有的,這事兒不能強求。
張誠格外強調了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要求,村裡除了鐵工坊不能開放給小學生實踐,其它專案都需要開設實踐課程,一方面孩子們要從實踐中瞭解張村安身立命的根本,知道財富是怎麼產生,生活是怎麼樣一樁事,另一方面,則要在實踐中觀察和學習,找到改進工作的方法。
還有就是,各科的練習題,也要儘可能結合生活實踐,做到貼近生活、基於真實的世界,而不要只停留在書本上。提到實踐的時候,張誠特別提出農耕也是張村重要的生活實踐專案,不僅僅要在農田裡學習方田測量之術,還要親自參與農耕,知道農耕的辛苦和糧食來之不易。
一場會議,學生們延續了之前自己動手自學自批自改的教學傳統,開始積極介入到新一代的小學運作,公孫尼子也透過這場會議熟悉了張村子弟學校的作風,雖然不能說融入其中,但是以管窺豹,卻也覺得這種辦學和曲阜闕里、臨淄稷下的風格都大異其趣。
當然,闕里也罷、稷下也罷,都是由真正的大儒創辦主持的,弟子們也都是成年而好學之輩,和這種幼童教學畢竟不同。
但是看著眼前這些進入中學的學生,表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