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章 張村產業版圖

扶蘇到來,對上郡的軍事民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扶蘇抽空還專門去張村視察,看到張村戶戶都是磚瓦房,百姓各個肥頭大耳紅光滿面,扶蘇對這裡的富裕很是滿意。

參觀張村子弟小學的時候,這學堂已經換了一批學童,看著黑板上的大字,和孩童們的讀本,扶蘇有一點恍惚。“這文字?”

“這是鄉間的俗字。鄉民無知,學習小篆太吃力了,所以我們這裡用俗字教學,重要的是講講道理。”

“這字倒是和隸人們的字有幾分相似。”扶蘇淡淡的說。

秦國標準文字是小篆。但是標準的小篆多數還是刻印在石碑、銅器上。越是下級的簡書,就越是接近隸書,底層的文牘是一種介於篆隸之間的字型。已經有了隸書的雛形。而張村小學這面使用的文字,卻是簡化後的楷書。說像是有那麼幾分像,但是如果細細追究,在這個時代會被認為是缺胳膊少腿的錯別字。但是文字雲者,還是為了把口語放到書面上,能讀出來就行。

新版的俗字千字文都有拼音標註。現在小學的教學,入學後先學拼音,然後拼音識字,這樣的效率更高一些。孩子們懂得了拼音,學會筆順,就可以拿著一本千字文照著閱讀認字,也給這一茬的班長們少了很多辛苦。

對俗字課本,扶蘇未置可否。對於扶蘇這樣受過系統教育的王子來說,使用俗字很是粗陋。但是這只是上郡的一個鄉村,這些孩子未來都只是村民,男丁長大後最多也就是進入軍隊做一個列兵,識不識字本來也不重要,愛怎怎地吧,倒是算術,扶蘇親自考問,發現一年級的幼童都能輕易心算口算百以內的加減乘除,還是大為驚訝的。

張村的生活富足、秩序井然。如今張村的規模也比前些年的時候擴大了好多。連村牆都從最初的木柵欄,更換為高大的紅磚牆,在塬上連綿起伏的磚牆,看起來都有了一絲城池的味道。磚牆上砌了觀察孔,長槍也可以從這些觀察孔刺出,防禦能力是挺強的。

說到長槍,在磚牆中間或有一些小亭子,亭中就有成捆的長槍,如果有戰事,這些長槍就近就會分發到每一個男丁手裡,然後集體藏在牆後,悄悄刺殺來犯之敵。這些槍的槍尾還都插了一根橫木棒,扶蘇看著覺得奇怪,這是什麼武器?這麼根橫棒並不方便使用啊。蒙恬卻冷笑了一聲:“這都是狡猾的村夫伎倆!”

說著,蒙恬抽出一杆槍,從瞭望孔刺出去,橫杆卡住在瞭望孔處。“這樣用,就不用擔心槍被外敵奪去了。小聰明而已。”

“然而有效啊!畢竟村民不能和百戰雄兵相比,只求自保,能想出這種辦法也算是費盡心機了。”

張誠在旁邊陪著笑,其實這些設計都是在村裡民團實兵演習的時候,發現刺槍會被敵人奪走反刺,才想出來的笨辦法。但是那句話怎麼說的,一個笨辦法有效,就是一個好辦法。

“越來越有墨家子弟的猥瑣味道了。”扶蘇淡淡的說。

墨家非攻,所以設計了很多攻城防守的器械。說墨家猥瑣,只是和秦軍大開大合的風格相對比而言。實際上,秦軍在攻城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遇到墨家子弟。有墨家守城,就總會拖延時間增大傷亡,但是攻破墨家守城後,秦軍的報復也是很殘暴的,因此也傳出墨家守城,秦必屠之的口號,讓戰國末年,墨家參與守城的時候,首先就面臨守城方官員和百姓的抵制。

這也是秦人刻意造成的印象,是一種陽謀。

再次登臨村中的瞭望塔上,俯視四野,田野一片蔥綠。遠處河灘旁也設立了工坊,山坡上有工匠在伐木,斧頭和雙人鋸推拉,一棵巨樹不消片刻就被砍伐下來。然後巨木順著山坡滾動到山腳,在現場就被剝掉樹皮,再拖到河這岸的木料廠,一層層疊放整齊。

“那些樹要露天放置一年以上時間,讓它內部乾透,才好使用。樹皮就直接送到河邊的浸泡池,浸泡軟爛後,可以用來造紙。”

“木材放在那裡,要是外敵來侵,豈不是可以用作工程器械?”扶蘇道。

“那就只好放一隻火箭,燒掉了事了。”張誠撇撇嘴。木材放在村外,確實有這種風險,但是和村裡的人反覆商量規劃,也只能如此,主要是巨木沉重,搬運不易。就只好在村外就近處堆放,在木材廠設定了一個簡單的工坊,可以把巨木裁切成為各種尺寸,再運輸才方便一些。當然,如果有機械,有蒸汽驅動的鋸木機床,處理起木材來就更方便了。

看張誠這樣說,扶蘇也就沒話了,從塔樓走下來,扶蘇習慣性的去撥弄樓下的一個懸吊的青銅筒子,一推之下,響起清脆的鐘聲。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