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為什麼老是能驚動始皇帝呢?
“你的軸承和減震,中車府令已經上報陛下,陛下大讚,會召見你,說不定還會另有嘉獎。”
張誠昏頭漲腦的離開歐冶子淵的公榭。轉去了精銅作。
精銅作是一個專門加工精細銅件的作坊,這面的工匠崗位五花八門。有專門精雕製作蠟模的匠師,有翻砂倒模的匠師,有使用小坩堝澆鑄銅件的匠師,還有專門對銅件進行切削打磨的匠師。
澆鑄之類,張誠很熟悉那些原理,精銅作無非是製作更精細一些。但是切削打磨是怎麼進行的,張誠始終不瞭解。於是過去看。
剛好有匠師正在打磨一個齒輪。張誠在匠師手中看到一個……一個銼刀嗎?
張誠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果然是銼刀。匠師在一個銅餅上,沿著標記好的線條,用銼刀費力的銼著齒牙。再細看,這齒輪中間有一個方形的孔,齒輪穿過木臺上的一個方形木柱,就被固定起來,然後匠師就得以一刀一刀的銼下去,索然效率並不很高,但是銼出來的齒,還是挺標準、挺精緻的。張誠要過銼刀——是鋼作的,銼刀上齒牙儼然。雖然沒有後世的工業製品那般精細,但是原理是一樣的,也堪使用——至少在當下這個環境下,是可以使用的。
“那麼軸承的滾柱是如何打磨的?”張誠問。
工匠帶他到一個轉輪旁邊,說:“把銅柱用膠粘在圓盤上,固定好,然後轉動這個輪子,用布條蘸瞭解玉砂來打磨。”匠師說的簡單而理所當然,張誠卻大開眼界。
“膠能粘住嗎?遇水會鬆動吧?”張誠問。
“那就擦乾轉輪,再上膠再打磨唄。”在工匠看來,這全是理所當然。
“我們缺少臺鉗和車床。哪怕是簡易的臺鉗和簡易的車床也好。”張誠想。這是鉗工和車工的領域。但是這個時代金屬加工,缺少車床銑床,就沒法制作虎式臺鉗,也沒法車削軸承一類的東西,無論是材料還是技術,都有可以開發的機會。
但是車床涉及到的工作可就複雜了,材料要過關,還要有複雜的機械結構。尤其是在這個沒有電的時代,車床必須要採用完全機械結構,並且還要保證其精度。
雖然鐘錶在這個時代沒啥鳥用,但是絲槓呢?一旦出現絲槓,整個世界就完全不同了。工業革命的基礎,一個是蒸汽機,一個是車床,說起來,車床可能還要更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