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不一,各有齟齬,全憑袁博紹家族顯赫,又兵多糧廣,才尊為盟主,統一號令。袁博紹若去,叛軍聯軍不攻自破,帝都之圍可解矣。”
三位統帥望向李儒京,各自表情不一,貌似感覺他在說廢話。
控鶴軍統帥賀影寒,更是不屑的諷刺:“軍師,是想行離間計?還是想要陣前生擒袁博紹?”
“軍師可有良策?”
蕭胤鎮卻沒有在意三位統帥的諷刺,趕忙追問李儒京,畢竟李儒京的戰績在哪擺著那,要不是自己有【勘破天機】早就被他玩死多少回了。再說,就算自己要執行【勘破天機】推演未來,也要自己對於應對之法有個大概的判斷才行呀,不然連推演都無從做起。
“陛下,袁博紹根基在北方,封地接壤北方蠻族。如果遣使至蠻族大汗,許以袁博紹的領土,並饋贈以重金,說服蠻族可汗偷襲袁博紹的老巢。袁博紹得知訊息,必然回師解救,帝都之圍自解。而我料袁博紹必留重兵守家,蠻族肯定攻不下大燕的領土,袁博紹回師解救,蠻族必大敗而回,朝廷自然一寸領土,一文錢都不用出,還可以虛耗兩個大敵的實力。”李儒京出口就是毒計呀,怪不得世人稱為毒士。
蕭胤鎮聽完一驚,此真乃二虎竟食,圍魏救趙之計呀。要不是老子是穿越者,各自電視劇宮鬥劇雖然沒看全,但是也瞭解的大差不差,還真看不懂這李儒京的厲害。
桀桀桀,朕真是運氣好呀,能開局就收了李儒京,不然局面就難了。
“李軍師,帝都距離北蠻相距千里,一來一回何止月餘。就算是蠻族可汗立刻發兵來救,也不是帝都之圍頃刻可解,袁博紹完全可以不顧老巢,先強攻帝都,再回援老巢呀。”青鸞立刻適時的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疑問。她悅耳般的聲音一出,四座都是一驚,剛剛還沉浸在李儒京如羚羊掛角一般的詭計當中的眾人才想到這個問題。
“好問題!何必要等到蠻軍可汗發兵,真等袁博紹的留守軍隊求援,可能帝都早就危險了。我們可以假借明天會面袁博紹的時候,假裝不小心透露訊息,並且派人多路出發給蠻族可汗送信,然後自然有幾個信使會被不小心抓住。袁博紹即使不撤軍,也會派人去驗證真偽,那麼我們翻盤的機會就有了。”
李儒京一一解答了應對之策,聽的眾人連連點頭。
只有賀影寒似有不屑之意,但是也並未反對,僅僅感嘆一句:“真是毒計呀。”
蕭胤鎮暗想,真有這麼簡單麼?
發動了【勘破天機】。
(推演開始。)
(你聽完眾人的獻策,決定先試試陣前勸降袁博紹。)
(次日中午,依然是南門前。)
(你和袁博紹越眾而出,騎著馬各自離開軍陣,隔著大約十米的距離,進行了會面。)
(你列舉了前任皇帝蕭金虹的種種罪惡,表示理解叛軍聯軍造反的苦衷,同時對於叛軍都許以高官厚祿,也對過不下去的百姓免去三年賦稅,還準備冊封袁博紹為大將軍,只是希望諸君化干戈為玉帛,從此罷了刀兵,去抵禦大周國的入侵,收服大燕的失地。)
(袁博紹聽完大笑,表示還以為你有何高論,同時也說出你的種種不堪往事,表示你做皇帝不見得比蕭金虹更好,何不效仿先賢往聖,趕快退位讓賢,讓有德有才之人擔任皇帝。)
(而且袁博紹還表示感謝你放自己女兒一條生路,自然給你尊榮,保你一生富貴無憂。甚至自己的愛女,要是也有意的話,也可以跟你成親,成就一番佳話。)
(你聽了勃然心動,表示願意退位讓賢,更是對於菁兒小姐仰慕已久,恨不能早日完婚。)
(袁博紹也沒想到你同意的這麼爽快,當場表示要表奏你為安樂公,也許下女兒擇日與你完婚。)
(於是袁博紹帶著大軍,與你並肩進了帝都。)
(帝都宣告投降,三位統帥皆選擇自盡殉國,青鸞也不知去向,暗影守衛更是不見蹤影。)
(又過一日,你進行了退位儀式。袁博紹順利的登上了帝位,冊封你為安樂公,並賜婚袁菁兒。)
(第三日,你與袁菁兒大婚。禮畢,正入洞房,欲行周公之禮。)
(袁菁兒摸出藏在枕頭下的匕首,一下將你刺死。)
(你死了。)
(推演結束。)
什麼情況?自己想要苟一下都不行,甚至連自己想要洞房一下的機會都不給?
蕭胤鎮徹底無語了。
還有那個袁菁兒非要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