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粟米換回一名士卒。若是您答應,老夫願意盡歸大燕故土,並割地三百里以為賠償。老夫願以殘燭之軀,替他們贖罪……他們都是……都是……跟隨我已久……”
講到此處,姬文昌已經是老淚縱橫。
眾人聽了都是譁然,要知道現在中原戰爭頻繁,人命不過草芥,相反糧食卻是貴於黃金。像姬文昌這種能在自身被俘虜的情況下,還想著自己的臣民的君主並不多見了。
老成如侯輸者,也不由嘆道:“早聞姬文昌素有令名,為諸侯瞻仰,軍民欽服。臣民更是仰德如山,今日一見果有王者之風矣!”
“老伯……周君,兵無常勝,國無常強。朕作為勝利者,仍然很敬佩你……朕答應你的請求。”蕭胤鎮鄭重地回應。
這次大周率領八十萬大軍來攻,雖然最後險勝,但是也是損失甚眾,若是尋常君主真有很大可能殺降兵來安撫民眾,甚至更有甚者還要用敵酋的血肉祭天。這裡面有發洩情緒的原因,也有降兵對於糧草的負擔也是很重的,又不能放虎歸山,還不如直接殺了乾淨。而本次雖然大部分周軍敗走,但是依然俘虜了五萬多大周降兵,這也是為什麼要求情的原因。
想到這些,蕭胤鎮恐諸將不服,對著殿下的眾人分解道:“無論是大燕的子民,還是大周的軍士,同屬中原國家,原本都是炎黃之子孫。原本就不應該有這般內鬥!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或許,早些完成天下大一統,才可以真正結束這些完全無意義的戰亂。況且國家攻伐非是為了個人野心,乃是要真正讓天下百姓過上永久的太平日子。”
“燕君……竟有如此仁愛之心……”,姬文昌竟然有些微微動容,品味“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良久,才接著說道:“我敗在你手中不冤……”
“周君過譽了,朕覺得其實此戰實在是險勝,而且我們也並沒有真正戰勝大周。若非秦晦先行襲營,燕京駐軍協助,又得全城百姓全力來救,大周軍恐怕能一舉覆沒整個大燕。”
“燕君如此年輕,卻如此謙虛,其實大可不必。”
姬文昌又是搖頭嘆息,久久望著藻井(天花板),“老夫常自誇頗通先天數理,定人事之吉凶休咎……不想竟然不能料定自己休咎……唉!”
“變數太多,非是人力所能控。”蕭胤鎮也是實話實說,自己得推演能力可比這個老東西的先天數術強太多,尚且不能每次都能模擬出一個好結果,何況他那。
“不瞞燕君,老夫曾推算陛下乃是年少壽終之數,大燕也是當年應滅。”
此言一出,才真是驚得蕭胤鎮一身冷汗。其實要不是自己穿越而來,豈不是正應了他的卦象了麼。不行,如此人物萬不可放走。
姬文昌又說道,“自己來之前,已經兩次算到不祥之兆,果真如此。若能早早告知太師,怕是也不會如此。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蕭胤鎮一笑,“無論如何,朕現在是不能放你,若是你回了大周,怕是又要起些爭端,多增殺戮。不如就在燕京住下,一應起居,可比諸侯。”
“唉!”姬文昌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老夫也明白……只是此番見到陛下,卻也知道陛下身上變數極大,難以捉摸……恐怕我之前算出的卦象均不得數。何況,我身為大周國君,不能丟了祖宗社稷,徒給兒孫後代留下禍患……老夫本就風燭殘年,何惜一命爾。”
說罷,姬文昌就俯身衝向殿中大柱,想要撞死在殿上。
“不要!”蕭胤鎮眼疾手快,一把就抓住姬文昌的衣服,也怪他的身體素質極佳,直接就控住了這個糟老頭子。
就連一直在殿中看戲的眾臣們也嚇了一跳,要是這大周國君直接撞死在燕國大殿之上,怕是整個大周都會跟大燕不死不休。何況這大周國君素有賢名,其他周邊的國家怕是也要藉口出兵伐燕。現今大燕剛剛緩了一口氣,可經不住這麼折騰。
姬文昌見掙扎不動,皺眉道:“為何不讓老夫死?老夫已經風燭之年,實在是不想拿自己這副殘軀去換些什麼大周的利益。”
“周君誤會了,朕只是敬重你愛民之心。現下週君撞死在殿上,大周與大燕定然不死不休,生靈多有塗炭,豈不是適得其反?剛剛周君還為俘虜的降兵求情,現下豈不是要送更多的百姓入火海?”
姬文昌一時之間無言以對。
“不如暫且住下如何?正如周君所言,您已經是風燭之年,若是再待幾年,等到壽終豈不是兩全其美?而且若是真的等到拿你去換取大周的莫大利益,周君大可再自行其事,又何必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