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破涕為笑。
“謝陛下”,然後又摸了上來,蕭胤鎮頓時感覺全身火熱。
~~~~~~~~~~~~~~~
燕京城相距不足百里的涿州。
霍去疾將軍領兵剛剛攻克涿州正在城內休整,霍去疾部下精銳騎兵甚眾,各個都有獨特的技能,此時得勝後自然都是大肆慶祝,但是霍去疾駐足觀看卻絲毫不管。
這也是大漢國世代縱橫中原的原因之一,不止是歷代大漢皇帝知人善任,大漢國還人才輩出,絕不嫉賢妒能,每個將軍都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出生入死。
一個面相老城的校尉侍立在霍去疾旁邊,對著霍去疾行禮勸道。
“將軍,這燕京雖然孤城一座,但蕭胤鎮剛剛即位,就挽大廈於將傾,非是等閒之輩。我們這借道之策,可能被識破。望將軍早做準備呀。”
另一個將軍也乘機進言。
“是呀!將軍,周秦漢三國接壤,現在大周侵佔了燕國的72座城池,我們卻幫忙奪回城池,豈不是同時得罪秦周兩國?這很難取信於人呀?為何不用幫助燕國奪回領土之名,直接跟大周開打,贏了豈不名正言順奪得土地,輸了也沒什麼名譽損失。燕國的失去的領土,天下共逐之,到哪裡也說得過去。”
頓時眾將校如同開啟了話匣子,七嘴八舌的抱怨起來。
“將軍,這玉凌霄之計,俺是瞧著腦殘之極,漏洞百出呀。咱們孤軍深入,或有被大周大秦兩面夾擊的危險。況且如若是玉玲瓏魅惑蕭胤鎮不成,難道我們騎兵還要攻城不成麼?”
“是呀!是呀!到時候進退失據,這不賠了女兒,又折兵麼?”
霍去疾將軍眼見將校都如此說,不得不耐心解釋。
“兵法有云,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正是因為敵人想不到,才是我們得可趁之機。秦漢兩國世代征伐不斷,早已是仇恨不斷,而本將軍在別人眼中年輕氣盛,行這毫無章法之策,只會感覺正常。我軍行軍神速,不留俘虜,所過之處,追亡逐北,攻無不克。走到哪裡,吃到哪裡,早就無後路可斷。燕京要衝之地,自古兵家必爭,只要得了燕京,煙雲十六州彈指可得。要不是蕭金虹昏庸無能,棄守燕京於孤懸之地,才尋得此等天賜良機,若是本將軍守燕京就是真有五十萬叛軍圍城,也讓他們有來無回。”
“將軍,太過行險了。只要蕭胤鎮不讓我軍入城,怎麼也不可能攻下燕京呀!”
“陛下自有妙計,到時便知。”
“可是……”
“請勿復言,再言必斬。傳我將令,大軍休整一晚,明日一早,全軍出發直取燕京。”
~~~~~~~~~~~~~
長林關通往燕京的官道上。
蕭鄙領著兩萬軍隊,一路加急的趕往帝都。
但是蕭鄙帶著數百各級官吏,還押解著5萬石糧食,想快也快不起來,出來半個月了離燕京城居然還差著一天的路程。
不過總是就要到了,蕭鄙也鬆了一口氣,真他孃的不想伺候這些官吏們了,各個不管官職大小擺譜到是挺大,要求的待遇一個比一個離譜,已經不下數十個官吏要求我給他們找女人了。
想到這,蕭鄙不由得啐了一口,他本來就以剛猛而聞名,此時更是忍不住怒氣又鞭打了幾個路過不開眼得士卒。
不過他可是被奸相秦晦親自叫到御前耳提面命,必須忍住脾氣,按時把糧草和官吏帶到燕京,故而還沒大開殺戒。
這支隊伍的人數是經過秦晦反覆盤算的,軍隊不能太多,否則定會引起蕭胤鎮防範和警覺,又要有一定數量顯示實力而不被輕易拿捏,所以最後派出的軍隊不多不少,被定為兩萬人。
這些隨行的官吏也是精挑細選,完全死忠於奸相秦晦,至於是否忠於大燕或者蕭金虹,那些都不在他的考慮範疇,畢竟效忠秦晦自己才是他挑選的第一要務。屬下有沒有什麼能力不要緊,領導最看重的就是忠於自己,至於會不會把燕京搞得也是民不聊生,這不在他考慮範圍內,如果能敗壞蕭胤鎮的政事那就更好了,還省得自己一番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