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章 築廣成堡

汝陽一戰之後,流寇一時遁去無蹤。盧象升一邊廣佈哨探,一邊派人北上購買騾馬充實騎兵,又命河南全省凡過千戶之村鎮必立寨牆募兵自保,規定寨牆高於四丈,牆外壕深寬各一丈,只設一門進出,門外設吊橋,門內設甕城,非本寨之人進出可囚而後報,有強闖可先殺之,各地兵備道負責視察。另把兩萬多汝陽擄民全交給吳開先,由他按計劃全權處置。

數量龐大的擄民在吳看來不是巨大的負擔,而是寶貴的資源。這些人徒有其身,為了生存下去什麼活都肯幹,只求能吃到一干一稀一日兩餐。吳開先覺得用這批勞力築起一座大城堡非常合適,他早已看好一處適合築堡的地點,此處處於汝陽東北方,處在祺山和伏牛山脈之間,中有汝河流過,可作為洛陽的南方屏藩,東漢時此處築有廣成關,此堡便可命名為廣成堡。據蔡懋德稱,此處原有不少村落,因流寇襲擾無法立足,只得逃離,將大片土地撂荒。

按吳的構想,廣成堡應當能裝下兩萬居民和兩萬駐軍,因此需要較大的內部面積。白師爺便設計成了八瓣蓮花狀的星堡,每個尖角之間有一個圓形墩臺,墩臺側邊是出入口;星堡內部分成四個方城,方城只有一門進出,內有水井,也可獨立防守;方城與主城之間則有獨立的,防護嚴密的糧倉和火藥庫。

流寇留下的土山正可以用來燒製青磚,吳在此處留下三千人設立窯廠;伏牛山中有上好的花崗岩,用來作為城堡尖角、墩臺和地基,吳便在此處留下兩千人採石;又分別派了一千人到伏牛山中和祺山伐木;其他人便帶到選好的地址搭建房屋、掘壕燒磚、夯實地基。城堡周圍的土地不能荒著,吳便讓擄民將戰場遺體都運來等距埋好,一面派人到遵化請陳經綸帶土豆種子過來準備開春種植。護國軍在汝陽繳獲了一批糧食銀兩,又用金銀炮彈換來的錢北上買糧,因此一切都運轉得井然有序。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便是一座山。大面積的饑荒使得活下去成為普遍的願望,漁樵耕讀成為普通人的奢望時,凡人獸性的一面便會更多的展現出來,強取豪奪,弱肉強食便成了社會的普遍規則。而他們被忽然拉回正軌,他們將被陸續分房分地時,在那人性迴歸的當口,他們的內心便永遠記住了護國軍這三個字,這三個字使他們獲得了重生,重生帶來的愉悅感使得他們充滿熱情地投入到廣成堡的建設中去。

關於繳獲的錢糧用法護國軍領導層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裝備優先派,他們的觀點是該將錢糧運到恭王廠和遵化擴大工廠規模,以生產更多的銃炮擴充軍隊,因為建虜只是暫時蟄伏,連續進攻直到打垮大明是他們的既定國策,護國軍遲早要和他們展開決戰,目前實力有限,難以頂住建虜十萬鐵騎洪流的衝擊;一派意見就是堡壘派,吳是主導者,吳的意思是遵化臺灣都遠,兩萬人需要的錢糧不少,安置過去不容易,如果不管又等於把他們驅之投賊,到時還是要費時費力進剿,又要消耗國家錢糧,不如就地用來築堡。此處地處要衝,正可屏護一方,百姓也可在此安心耕種,不怕流寇過來侵擾。吳給大家說,孫傳庭在西安頂住壓力,將當地豪強大族侵佔的兩萬餘頃屯田收回,單此一項增加年稅十五萬兩,米麥一萬三千五百石,憑此可養士卒萬人。如果能把城堡周圍的兩萬多頃荒地利用起來,收到的糧食也可養一萬兵員,這還沒有把高產的土豆算入,長期來看是很划算的。吳的這番話最終打動了大家,最後投票以堡壘派多數而勝出。當然,工廠還是要擴產的,既然莫雷在佛山招募的兩百餘名工匠已經到了,吳便派回去輪休的部隊及家屬攜帶萬兩銀子北歸,作為工匠的月薪發放,另外也將一部分銅炮帶了回去。

由於一時沒有大的戰鬥任務,護國軍大部分也加入到了廣成堡的建設之中,三萬人一起動手,一個月堡壘便初見規模,營房水井浴室便所溝渠都已完工,吳於是帶著護國軍從汝陽移師廣成堡,正式駐紮下來,幾日後,盧象升得到訊息也帶著標營駐紮過來。

吳開先陪盧象升視察時聊到,建虜守在遼東想來就來,流寇在中原避實擊虛,朝廷揹著大包袱兩面被動應戰,兩個包袱都是十年未了之局,形勢不妙啊。盧嘆氣道:“萬曆三十四年後,收成便一年不如一年,國力才每況愈下。若人都有口飯吃,就算虜寇有通天徹地之能也攪不起浪花來。我年少時看不懂大畫家沈從周不管畫什麼都喜歡在題字裡寫‘惟願天下風調雨順’的行為,現在終於懂了。”

盧象升又說到:“有一點吳將軍說的很好,建虜流寇準備好了就來打劫,不利或無利可圖就走了,他們一直是戰鬥的主動發起者,而官軍總是被動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