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一年十月初,在豫陝川交界的大山中,王良智循著暗號,經由聯絡站,費盡周章終於找到了高迎祥老營,並將實情一一稟報。
“什麼!這不是我當魚餌,他老憨當魚鉤,釣官軍上鉤嗎?”聽完王良智的彙報,高迎祥罵道。
“是,就是這麼個計策,在下是想無論扮演什麼角色,只要能滅了盧吳閻王對咱們兩家都好。咱要是有十六七萬人馬咱也可以選擇當鉤,咱還有別的法子嗎?”王良智道。
高迎祥氣鼓鼓地在屋裡走來走去,一會眼睛滴溜溜地轉,一會又抬頭看天,一會又呆若木雞作沉思狀。
“你覺得老憨和我們義軍有共同的敵人對吧?所以應該一致對大明官軍?”高迎祥說:“你的豬腦子真這麼簡單嗎?”
王良智道:“闖王的高見是?”
高迎祥道:“大明官軍打不贏關外辮子軍,我們義軍打不贏大明官軍,就這麼個簡單關係,要是大明官軍沒有了,我們義軍豈不是死的更快?”
“幫辮子軍對付大明官軍,這不是給自己挖坑跳嗎?”高迎祥反問道。
王良智點頭道:“還是闖王站得高看得遠!那老憨那邊如何答覆?”
“不要急著答覆!老憨不是說他先在邊境搞事嗎?咱們看他搞得如何再行動,要是他能讓朝廷把盧吳閻王都調走了,那咱們就能下山了;要是他能殺進中原,那咱們大發展的時遇就到了!別看老憨人多,我們人少,但互不隸屬,就只能這樣配合!這樣配合就足夠了!”高迎祥道。
“那咱們得等到什麼時候?”王良智問。
“老憨把中原攪和得越亂,天下的災害越多,咱們的兵源就越多;老憨要幫咱,老天爺一直都在幫咱們,咱們還怕等不起嗎?”高迎祥哈哈大笑道。
從此,高迎祥部暫居大山,時而摧村拔寨,兼併友軍,等待時機,老憨送給他的兵將,由於個人能力確實突出,漸漸由基層頭目開始躋身中層。
......
金秋十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盧吳兩軍計程車兵,除少部分在追剿殘敵外,大部分都回到了確山堡和廣成堡,一為休整,二為護糧。春夏種下的土豆紅薯等,雖是初次種植,經驗不足,但在陳經綸宋應星的指導下,也算漲勢良好,耕作的人民臉上漸漸看到了笑容和希望。
為防止意外,盧象升和吳開先也動員士兵加快搶收,他們常身先士卒,勞作在田間地頭,士兵見主帥如此,也都不敢怠慢。大家都知道,天災、匪患和明天,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如今搶收得一斤糧食,未來便多了一份底氣。
“這地瓜收成可真不少啊,不大的一塊地就收了一筐,比麥子可強多了!”盧象升撿拾完一筐,滿意地說道。
“是啊督師,這還是施肥不足漲勢一般的。”吳開先應和道。
“那遵化遷西遷安的莊稼豈不是漲勢更好?”盧象升道。
“想來應是如此。”兩人撫掌大笑。
兩人撿拾完地瓜,又把紅薯葉子紅薯藤收拾到筐裡,嫩葉子可以當菜吃,老葉子可以餵驢騾,如今物力維艱,一點都別浪費了。
收拾完份額,盧象升問道:“少保,兩軍的糧草今年能夠了嗎?”
吳開先說:“按白師爺的預計,他說等南瓜收上來就差不多了,今年不至於捱餓。”
“那太好了!”盧象升感嘆道:“想當年己巳之變之時,你我還有秦將軍一路兼程勤王,至京郊斷糧全軍實在是走不動了,沒辦法向百姓討糧,一個老大爺把他家僅剩的一斗幹棗端給我,說‘公煮為糧’......也虧了這一頓百家飯,我三軍才有力氣和建虜打一仗......現如今兩堡的軍民自給自足,真是好不少了。”
“是啊!只要中原百姓能溫飽,沒人從流寇,流寇再剽悍飄忽也掀不起大浪來;中原一穩定,大局就穩了。”
“建奴在遼瀋佔據的膏腴之地無兵燹1之禍,豈不是年年豐收,優勢更大?”盧象升忽道。
“督師明見。”吳答道。
“少保以為建奴今年會來嗎?”
“如果建虜再來叩關,無論他從哪進,我軍只要進駐遵化永平,便可以逸待勞。”
吳開先邊說邊在地上畫了一幅九邊地圖,用石頭木棍做了一番推演,盧象升一旁觀看,臉上的皺紋漸漸舒展開來。
“如果建虜確來,還希望督師能同意一件事?”吳開先請求道。
“哦!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