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叛匪逃亡後,吳開先又奉朱大典的命令率領護國軍平復平度招遠等地。叛軍已然喪膽,哪敢應戰,早早分成小股逃入河谷大山中藏匿,有一部甚至逃入海州,但很快為當地民團所殲滅。
賊滅之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攜帶的大量金銀細軟成了他們的催命符。既然官府下令誅殺叛徒,又不是本地口音又隨身攜帶凶器的人就成了鄉民們的重點懷疑物件。有地方打倒幾個落單的,發現所獲頗豐後,其它地方也會紛紛效仿,繼而形成一股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叛匪自然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還能有個好?
所以官軍所到之處,只需樹起大旗,自然陸續有人擒獲叛匪送來,按告示中所說一兩銀子一個人給他們發錢即是,偶爾有大股的鄉民啃不動的叛匪才需要出動一部分部隊。所以吳讓大部隊在當地輪番休整練兵,以解他們連續三個月以來的奔波勞累之苦,同時也開始購置冬衣和糧食。
天啟十年(1630)1十一月十二日,吳開先白師爺在街面巡視時發現集市有扎堆賣兒賣女的,模樣都很悽慘,叫領頭的過來一問知道連年旱情導致歉收,兵禍又使得很多金礦開不成了,當地人生活無繼只得出此下策。
吳覺得遵化正缺人手,從當地帶人過去正好兩全其美,於是向白師爺遞了一個眼色。
白師爺馬上領會了,上前對頭目問道:“您這行市什麼價位啊?”
頭目答道:“回這位老爺,俺們這兵荒馬亂的不比以往,當下行市是能扛活的男丁十兩,能生育的女童十五兩,沒到生育年齡的不能扛活的男女童按年齡給錢,一年一兩。此外模樣俊俏的,會寫字另算。”
白師爺想壓壓價,於是提出這價太貴了,不划算。
頭目答道:“這位爺,俺們這邊都是正經人家孩子,他們父母能籤賣身契的,如果跑了還能回來找,原價賠錢。像那邊有插草標自己賣自己的,管飯就走,但保不住哪天他們順了東家物件就溜了,您說上哪找去?”
白師爺一聽也有道理,點頭讓頭目給個實在價,合適的話把在場這些都買了。頭目一看這麼痛快,於是就把定價壓到了八成。
白師爺回稟吳開先,吳一心想多帶點人回遵化自然同意,並和頭目約定,往後就按這個價,把人都送到軍營來,越多越好,上不封頂,能做到不能?頭目一聽樂蒙了,敢情財神爺大駕光臨,當即答應交割完畢就屁顛屁顛趕赴附近州縣忙著“進貨”去了。
......
三日後,白師爺又找來了,他說一是送來的孩子多起來了,吃飽了飯沒事幹在軍營裡亂串拿銃炮火藥當爆竹玩,幾次差點出了事,雖然可以約束士兵但架不住孩子鬼精鬼精的;二是老劉又來抱怨說庫裡僅有銀錢兩萬八千多兩,月底發完薪水又剩七千多兩,財政又要吃緊了,讓將軍開源節流,還說將軍不注意節約小錢就永遠見不到大錢。
吳開先眉頭皺了一會,緩緩說到:“老劉說話帶刺,直扎人心窩子啊,難怪皇帝打發他上咱們這裡來,是圖耳根清淨吧!...打仗就是打錢啊,每月按時發薪都不易.....庫裡不是還有五百兩金子嗎?銀兩沒有了可以用金子去兌換嘛,招遠星星點點的金礦不少,當地兌換銀錢的金兌子應該有很多,大戶人家估計都能換到,你和劉宗周帶人去兌換一些;孩子們未來也是護國軍的力量,平時可以讓他們被馬匹打草幹活,軍事化管理能早抓就先抓起來,可以讓那些有潛力有上進心計程車兵作為連排長對可以排成行伍的男童進行管理,特別是朱武和李昂兩位;大些的女童可以讓衛生營女兵進行管理;小孩子就先僱船送回遵化去,讓馬進忠給她們請先生吧。”
兩人正說話間,傳令兵急匆匆進來將兵部命令交上,吳接過來一看,淡然道:“我軍又要踏上征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