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了幾次,但積攢的灰燼竟裝滿了整整兩籮筐。
這些灰燼對部落而言是寶貴的資源,無論是用於鞣製獸皮還是作為肥料,都極為適宜。
由於燒製時窯內鋪滿了炭,因此需要徹底清理。
宋遙正打算提議用水沖洗,畢竟現在溫度已完全下降,用水沖刷會更為快捷。
然而,宋遙的話還未出口,陶便已順著窯口邊緣滑了進去,帶起一陣草木灰,嗆得宋遙後半句話生生嚥了回去。
既然有人已下去清理,是否用水沖洗也就不再重要。
窯內分佈著大大小小十幾個孔洞,均與下方的燃燒室相連,可以直接將灰燼匯入下方進行清理。
這次的磚窯設計與以往的土窯大不相同,四周設有四個生火點,每個方向各一個,確保窯內燃燒更為充分。
每個生火點至少有兩個孔洞與上方相通,火力之強勁,可謂前所未有。
清理完畢後,宋遙緩緩沿著窯壁滑落,伸手輕撫牆面,感受到那塗抹的陶土異常光滑,幾乎與燒製出的陶瓷無異。
那未塗抹陶土的部分,與磚頭渾然一體,難以分辨,銜接處緊密無間。
宋遙環視一圈,窯內不見一絲裂縫,堪稱完美。
目睹此景,他心中大石終於落地,這無疑證明了這種窯爐建造方式的可行性,未來各式窯爐均可依此法建造。
更令人欣喜的是,陶磚具備極高的耐高溫特性,將來即便建造用於提煉金屬的高爐也綽綽有餘。
部落目前尚無金屬礦石,但宋遙早已將未來發展藍圖繪於心間,連最棘手的高爐問題也基本迎刃而解。
一旦部落發現合適礦石,提煉工作將不再成為難題。
言歸正傳,磚窯已圓滿建成,且窯蓋一次性燒製成功,未經任何拼接,成品幾無瑕疵,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