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章 投石索

宋遙把種子分配得井井有條,除了麻種子混種在一起,其他每種都佔了一壟地。

他把可能產出作物的種子往前排,畢竟之前部落試過的種子大多沒戲,現在也不能抱太大希望。

靠外的地,以後就算荒了也能看到,裡面的地如果不長出點好東西,可能就顧不上了。

…………

新來的兩個傢伙對部落的一切都感到新鮮,特別是捕魚的時候,他們看到部落用的地籠,覺得與自己部落捕魚的方法大不相同。

他們沒見過地籠的威力,心裡滿是疑惑,不過等他們見識過地籠捕魚的成果,所有的疑問自然就煙消雲散了,畢竟能捕到的魚比用矛戳多多了。

部落的日常生活慢慢地又回到了正軌。

至於水稻,宋遙不打算急於播種,還是等天氣暖和些再種不遲。

反正水稻不怕熱,而且宋遙記得溫度高時,水稻的產量還會更高。

今年不能再像去年那樣一棵棵地盯著了,得想法子提高產量。

宋遙正和狼匠一起研製一種新型的武器——投石索。

部落旁的小河兩岸堆滿了鵝卵石,正好可以利用起來。

投石索雖然作為鈍器,但殺傷力不容忽視,用它投擲石塊,效果有時不輸給標槍。

這種武器與標槍各有所長,標槍擅長近距離攻擊,而投石索則適合遠距離投擲。

雖然投石索的精準度稍遜一籌,但射程卻遠得多。

熟練的使用者能輕鬆投擲五六十米,技術高超的甚至能投出上百米。

相比之下,部落的弓箭射程通常只有三四十米,且殺傷力有限,對付皮糙的動物效果不佳。

投擲石頭幾乎是人的本能,部落裡的人在狩獵時,如果獵物逃脫,也會隨手撿起石頭扔過去,雖然大多扔不中,但圖個發洩。

投石索的原理不復雜,把石子放入投石索中,甩動起來積累力量,然後在力量最大時鬆開一根繩子,石子便沿著切線飛出,總體方向可以控制。

如果能夠大規模使用,效果會很顯著。

他選用麻繩和細獸皮搓成了一根韌性十足的繩子。

獸皮裁剪成布兜,大小尚不確定,畢竟現在的投石索不像後世那麼常見,只能摸索著來。

繩子的長度大約和胳膊一樣長,太長會影響射程和精度,太短又甩不起來。

宋遙決定在實際使用中不斷調整,因為每個人的習慣不同。

他在繩子一端用獸皮做出一個繩圈,增加握持的舒適度。

這個繩圈直接從繩子上延伸出來,不用另外接上,更牢固。

三個配件組合完畢,一個簡易的投石索就完成了。

宋遙試著空掄了幾下,手感恰到好處,麻繩編織的分量適中,掄起來感覺極佳。

宋遙蹲在河灘邊,細心地挑選著石頭,大小各異,打算試試投石索的威力。

他把繩圈套在中指上,挑選了一顆大小合適的石頭放入軟兜,捏住另一端開始搖動蓄力。

大約甩了四五圈後,速度已經很快了,他鬆開手,石頭便飛了出去,砸進了河裡。

宋遙反覆試驗了幾次,才成功將石頭投擲出去。

這實驗不能算完全失敗,但也不能說成功。

主要是因為宋遙一開始還在尋找石頭飛出去的方向,等發現石頭時,它已經飛出十多米了。而且石頭落在一片草地上,小小的石子砸進去,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應。

宋遙目測著石頭劃過的弧線,至少飛出了三十多米,力度沒有絲毫減弱。

看來,增加點距離應該也不成問題。

這畢竟是宋遙頭一回成功投擲,要是之後勤加練習,提高準確度,這投石索確實能算得上是件利器。

這麼遠的射程,可不是一般弓箭能比的。

精準度方面,宋遙覺得不用太過苛刻,偏差個一米左右完全在接受範圍內,數量上去了,這點誤差根本不算什麼。

想象一下,幾十塊石頭同時飛向對方,那場景想想都讓人興奮。

宋遙又試了幾次,投擲越來越得心應手。

現在,他已經能很自然地將石頭投出去,不再是第一次那樣不是扔進河裡就是飛向天空。

至於石頭的挑選,宋遙偏愛蛋黃大小的。

太小的話,力道施展不開,太大的話,雖然不影響投擲,但皮兜容量有限,攜帶起來不方便。

總的來說,投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