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部落種植的麻如今已接近成熟,麻作為多年生植物,即使再生長几年也無妨,但後續生長速度會逐漸減慢,遠不如現在收割來得划算。
原本宋遙打算再等一年才收割,但鑑於部落對麻的需求日益增加,他決定提前行動。
今日剝幾株,明日剝幾株,終究不如一次性砍伐來得痛快。
反正今年種植的麻地頗為廣闊,既有去年部落收穫的種子,又加上四處蒐集和與周邊部落交換所得,現已栽種了數畝之多,且長勢喜人。
既然如此,便無需將這些麻株留待來年。
一年的麻雖然質地或許稍遜,但應付部落日常所需已是綽綽有餘。
麻這種植物,生長年限越長,其纖維質地便越佳。
然而,目前部落對高品質麻的需求並不迫切,相比之下,多收穫一些更為實際。
至於那些上等麻料,還是待到部落物資充裕時再作打算吧。
目前,部落對麻的最大消耗在於各類工具的製作,尤其是網具。
每張網都要耗費大量麻繩,原本半畝有餘的麻地,如今已消耗過半,其中多半都用於狼匠製作網具了。
幸運的是,如今部落所擁有的網具已基本能滿足狩獵隊的日常需求,日常修補所用無幾。
後續若需大量麻繩,恐怕主要用於投石索的製作了。
這些麻,宋遙原本是打算用來製作衣物的。
但以目前的數量來看,僅能滿足部落的基本需求。
加之宋遙在製作麻布方面經驗尚淺,今年製作衣物恐難成行。
不過,用來練練手倒是未嘗不可,今年就權當嘗試,看能否用這些麻織出一塊像樣的布來。
宋遙僅用一個時辰便將那幾片麻地悉數收割完畢,狼匠則將大部分麻料帶回了住處,預備著將這些麻製成麻繩。
無論是粗繩還是細繩,都有其用武之地,不過細繩的需求更為迫切,畢竟細繩日後還可進一步搓合成粗繩。
部落裡現有的麻繩製作方法頗為原始,僅是將麻皮撕下後簡單搓合,儘管結實耐用,卻難免顯得粗糙。
若不在其中摻入些許獸皮,繩子便極易斷裂。
這樣的麻繩眼下尚能勉強應付,但長遠來看顯然不夠理想。
宋遙深知,改進位制麻工藝已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畢竟,麻料在衣物製作中不可或缺,而獸皮雖在冬季保暖舒適,但在其他季節穿著卻如同受刑。
宋遙身上的獸皮衣物早已佈滿小孔,且自從來到蒼狼之地,他已久未穿上像樣的褲子,這實在有損他作為現代人的體面。
相較其他紡織品,麻布的製作過程相對簡便。
麻纖維本身便易於利用,即便不經過繁瑣的工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作用。
部落中現行的麻繩製作,便是這種簡單利用方式的典型代表。
製作麻布的過程大致分為幾個環節:種植麻株,收割麻桿,浸泡麻皮,剝離麻層,清洗麻絲,搓捻成線,絞合成團,梳理麻線,上漿處理,最終進行紡織。
這十幾道工序中,唯獨最後的紡織環節稍顯繁複,其餘步驟即便初學者操作稍慢,也並非難以掌握。
只要細心對待,出錯的可能性並不大。
目前,前兩步已順利完成,接下來便是浸泡麻皮,這也是整個制布過程中最為耗時的一環。通常需耗時十餘日,若遇寒冷天氣,所需時間更長,甚至可能長達一個月。幸運的是,現下正值炎炎夏日,浸泡時間可相應縮短。
浸泡麻皮,即將麻置於水中進行漚制,這一步驟至關重要。
透過漚制,麻皮上的多餘物質得以分解,僅留下最為堅韌的纖維。
這些纖維是製作麻布的關鍵材料,其餘部分只會影響布料品質,並無太多實用價值。
經過十餘日的漚制,麻皮與麻桿之間的連線變得鬆散,後續剝離工作也因此更為輕鬆。
若像狼匠等人那般僅憑蠻力剝皮,雖能勉強將麻皮剝下,但往往導致纖維斷裂,且表面粗糙不堪。
浸麻需得一處小窪地,宋遙手頭僅有的那捆麻並不佔多少地方,用工兵鏟稍作挖掘便能成形。
深知北一力大無窮,宋遙便順理成章地請他幫忙。
北一果然不負所望,幾下便刨出一個半米深的坑,足以滿足宋遙浸麻之需。
宋遙細心地摘去麻葉,將裸露的麻桿置入坑中,注水後,用部落的木柵欄覆蓋,再鋪上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