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彎腰開始拔秧苗。
拔完一畝地後,宋遙立刻喊停。“今天我們先拔一畝地,然後休息。”
宋遙看著大家疲憊的樣子,繼續說道:“對一個部位突然的劇烈的損耗,如果不注意的話,是很容易受傷的,還是身體要緊。”
宋遙站在部落中央,環顧著疲憊的族人,沉聲說道:“這樣蠻幹不行,以後的活兒還多著呢,不能把人都累垮了。”
第二天,族人們按照宋遙說的,一天只插一畝地。
宋遙看著大家輕鬆的樣子,滿意地點了點頭。
一個族人擦著汗說道:“還真是輕鬆不少,上午還能歇會兒。”
下午,太陽還沒下山,宋遙就招呼大家收工:“行了,今天就到這兒,回去歇著吧。”
族人們紛紛放下農具,宋遙看著他們,語氣堅定:“明天繼續。”
晚上,部落裡幾十個人圍在一起,笨拙地扭動著宋遙教他們的健腰操。
宋遙從部落外回來,手裡拿著一把草藥,扔進鍋裡,低聲說道:“不多,但多少有點用。”
族人們互相按摩著腰,一個年輕人好奇地問道:“按手上那個腰痛點,真管用?”宋遙笑著回答:“一般的扭傷,很有效。”
第二天早上,族人們的腰痛都減輕了,紛紛說道:“睡了一晚上,腰好多了。”
宋遙望著剩下的三畝地,盤算著:“分成兩天干吧,一天干完是不可能的,兩天時間,每天一畝半,輕鬆得很。”
四天時間一晃而過,幾十畝地總算全部種完了。
剩下幾畝地暫時沒秧苗,不過宋遙也不著急,回頭可以種些別的或者用來養魚。
這四天裡,除了第二天稍微喘了口氣,其他幾天都忙得腳不沾地。
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一直忙到天黑才能吃上飯。太陽一天比一天毒辣,部落裡的人明顯都曬黑了一圈。
狼巫更是如此,他平時很少在太陽底下待這麼長時間,原本白皙的面板現在曬得黝黑。
部落裡有些孩子更可憐,插秧時嫌熱,把衣服脫了,結果後背曬得通紅,一碰就疼得直叫喚。
宋遙給大夥放了一天假,讓他們調整一下。
不過大家也沒閒著,現在正是打獵的好時候,少打一天獵就少很多收穫。
雖然水稻已經種下去了,但宋遙心裡還是沒底,不知道能不能順利熬到秋天,有個好收成。
水稻收成前,部落的吃食還得靠漁獵。
燻烤後的肉乾能存放很久,倒不愁獵物放壞。
狩獵隊在部落外圍狩獵,宋遙則帶著人留在部落,在田邊的溝渠裡摸魚,是真的摸魚。
他把上次挑好的魚苗放進稻田。稻田四周的溝渠水深,稻子還沒長高,魚兒躲在水裡和草叢下,倒也涼快,草還能給它們當食物。
部落做的地籠粗糙,網眼大,黃鱔泥鰍從來抓不到,更別說蝦了,在裡面鑽來鑽去跟玩兒似的。
宋遙釣魚的時候倒是意外釣了幾隻蝦,嚐了嚐,味道鮮美。
宋遙忽然想到:怎麼以前沒注意到這些蝦呢?味道口感都比魚好,還能養在稻田裡,對稻子也沒壞處。
部落裡做地籠的手藝早就爐火純青,狼匠編個籃子都跟玩兒似的,編個抓蝦蟹的地籠更是小菜一碟。
宋遙成天惦記著河裡的魚,跟狼匠說了自己的想法,想多捕些魚。
公輸一拍大腿:“宋遙,包在我身上,立馬給你弄好!”這新地籠其實就是把現有的改小改密,對公輸來說不費吹灰之力。
宋遙又說:“狼匠,我覺得北一這小子挺聰明,就是創新能力差點兒,讓他多幹點兒基礎活,把技術吃透了再上手。”
狼匠點點頭:“你說得對,回頭我讓他多練練。”
北一在一旁聽著,心裡憋著一股勁兒,琢磨著怎麼才能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狼匠回到住處,立刻動手編了個圓錐形的地籠。
這地籠比先前那個細了些,但長度沒變。
“泥鰍黃鱔都細長,這樣裝得多。”他自言自語道。
宋遙那邊,對不小心困住的小魚感到有點過意不去,不過每天都及時收籠,魚兒大多活蹦亂跳的。
宋遙看了看新地籠,覺得還不錯。“雖說跟後世的直角地籠不一樣,用起來倒是沒問題。”他仔細檢查了編織,很密實,“除了特別小的,基本跑不了。”
狼匠得了宋遙的認可,就把剩下的地籠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