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遙認為,部落現在的技藝足以搭建起簡易房屋,與鹿棚的差別並不大。
只要鋪上茅草,把四周用做牆壁,看起來似乎很簡單。
但實際操作中,問題還是不少,比如讓房屋四周完全密封就是一件頭疼的事。
畢竟,部落的冬天並不好過,僅僅敷衍了事是無法安全過冬的,夏天湊合一下還行。
宋遙希望的住所,四季都能住得舒服,至少不能比部落裡的山洞差。
他在山洞裡住習慣了,雖然私密性不強,晚上睡得不太好,但冬暖夏涼的感覺還挺不錯,空間也挺大。
建新房的計劃,現在還只能停留在腦中。因為那需要的人力和物力,目前部落還承擔不起。不過,可以先試著搭幾個茅草屋,積累點經驗,將來蓋房時也能少走彎路。
部落裡的動物數量有所增長,但旺財和那三隻豬卻一直沒變。
旺財現在甚至已經成了半個奶爸。
部落確實考慮過擴大野豬和狼的數量,野豬肉質好,狼可以看家護院,提高狩獵效率。
但捕捉這兩種動物難度很大,狼群又很兇猛,輕易不去招惹它們,以免惹上麻煩。
捕捉野豬可是件頭疼事,它們狡猾又難以尋覓,部落的網具對付它們顯得力不從心。
男子漢們都知道,冒險去捕獵這種大傢伙風險太大,誰也不敢狼貿然行動。
儘管如此,宋遙對那三頭野豬還是有些心癢難耐,但又實在不忍心下手殺害它們。
稻田裡的水稻和魚兒長得飛快,但宋遙不敢貿然提高水位,生怕弄巧成拙,毀了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莊稼。
他知道,水稻現在還太嬌嫩,承受不住高水位的壓力。
採集隊終於又開始了他們的採果工作,不過,現在的果子又酸又澀,味道並不怎麼樣,只能用來刺激一下食慾,遠遠比不上秋天那批甜美多汁的果實。
狼陶和狼瓷還在摸索製作耐火磚的方法,他們試驗了部落周邊所有的樹木,甚至嘗試了雙鼓風機助燃,但燒製出的磚頭依舊差強人意。
宋遙這會兒也蹲在窯邊,等待這次試驗的成果。
狼陶和狼瓷在嘗試過各種樹木後,將焦點轉向了樹葉和松針。
雖然這些材料燃燒的火力較大,但缺陷也相當明顯:它們只能自行燃燒,鼓風機反而可能產生反效果,而且需要頻繁添柴,稍不留神就會燒完。
儘管火力強勁,但並不穩定,燃燒後留下的灰燼也多,不久就得清理一次。
宋遙對這次試驗並不抱有太大希望,他認為這樣的火勢要燒出合格的產品未免太戲劇化。
儘管如此,他並沒有阻止狼陶和狼瓷的試驗,畢竟已經失敗多次,也不差這一回。
窯門開啟,結果正如宋遙所料,陶土方塊遍佈裂縫,輕輕一碰就碎了。
隨便找個火堆扔進去,說不定效果都比這好,看來這次試驗又徹底失敗了。
宋遙腦筋裡轉著圈,想著怎樣才能提升火堆的火力,手指在灰燼中翻找,突然一塊未燃盡的木炭露了出來,吸引了他的注意。
“這是.....?木炭嗎?”
“對啊,木炭,我竟然把它給忘了。”他自言自語,聲音意外地大,讓旁邊的狼陶和狼瓷都吃了一驚。
宋遙像發現了寶貝似的,手裡緊握著那塊黑乎乎的木炭,一陣風似的跑回了部落。
狼陶和狼瓷從宋遙的話裡也猜到了他可能有了新發現,互相看了一眼,便緊隨其後。
宋遙每天都要和火堆打交道,卻意外地忽略了木炭的價值,以前還曾用它上課寫字。
木炭的燃燒效率遠超木柴,雜質少,燃燒起來更加順暢,即便是乾燥的木柴也比不上它。
“而且,在煤炭提煉技術還沒成熟之前,煤炭一直是冶煉金屬的主要燃料,用煤炭燒磚應該會更方便。”宋遙心裡這麼想著。
製作木炭挺簡單,把燒著的木柴往罈子裡一放,蓋好蓋子,等它冷卻下來,木炭就形成了。木柴不用老盯著看,還有更省事兒的法子,直接拿沙土把火堆埋了,不過這樣做出來的木炭質量不行,宋遙自然不會這麼做。
燒窯得用不少木炭,光為燒木炭就太浪費了。
不如趁著做飯燒水的火候,半道兒把木柴扔罐子裡,這樣能充分利用資源。
可這麼一來,一天出的木炭有限,撐不住十幾個小時的燒製。
想試試木炭的火力,得攢幾天木炭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