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一掃,粉末就進了旁邊的桶或盆裡,後面的人接著砸就是了。
石臼高的就用桶來裝,低的就用盆子,這也算是充分利用資源了。
畢竟,石臼的高度是固定的,只能稍微墊一下,墊多了就穩不住了。
四人一組,每組四個石臼,幾個盆子,再搬來一筐礦石,大家就乒乒乓乓地幹了起來。
宋遙也加入了隊伍,早點幹完早點休息,總不能讓這麼多人幹上兩天吧,就算一天干不完,也不要留下太多活兒。
砸碎礦石的動作挺快,一上午就完成了初步粉碎,接下來要把它們全部碾成粉末,這個進度就慢多了,一上午才弄了一小部分。
簡單吃了個午飯,下午繼續幹。
簡單點也是無奈之舉,連狼煙都過來幫忙了,雖然年紀大了,但他也說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
如果石臼數量足夠,速度會快得多。
採集隊還回來了一趟,但因為沒石臼研磨,只能讓大部分人繼續出去採集。
稍微寬敞點兒的地方還能勉強擠下人,但過於狹小的地方,一個人都嫌擠,自然不適合更多人。
然而,第一組十人使用的石臼相對較大,足以容納更多人,到了下午,幹活的人數已突破四十五,這幾乎佔了部落一半的人口。
看來,這次煉鹽真的動員了所有人。
人手一多,磨出的鹽礦粉末也跟著增多。
太陽落山前,最後一筐鹽礦也被磨成了粉末。
大小不一的桶和盆子裝滿了鹽礦粉,幸虧部落庫存充足,否則還真找不到地方存放。
即便如此,庫存也所剩無幾。
要不是狼巫最後決定拿出一些家底,估計連日常用的桶都要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