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積雪已經融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零星幾片白色點綴在山坡上。
部落裡的生產活動即將恢復,人們也開始期待新鮮的肉食。
雖然魚肉鮮美,但終究比不上野獸肉的滋味。
大家已經很久沒有嚐到那種口感了,心裡不免有些期待。
天氣逐漸轉暖,最後一點積雪也徹底消失。整個冬天都被困在部落裡的人們,終於可以重新活躍起來。
然而,地面還沒有完全乾透,泥土依然鬆軟潮溼。
如果現在出去打獵,一腳踩下去,泥濘的地面會讓人寸步難行,更別提追趕獵物了。
不過,在部落附近的河流中捕魚倒是沒有問題,河水清澈,魚兒遊動,正是捕魚的好時機。
春耕即將開始,部落裡的任務繁重。
光是開墾幾十畝地,就足夠讓所有人忙得不可開交。
好在部落裡的食物儲備充足,足夠支援大家完成這些繁重的工作。
人們一邊準備工具,一邊討論著今年的耕種計劃。
另一邊,部落即將舉辦相親大會,宋遙為此需要準備物資來換取合適的人選。
今年的適齡青年不多,只有兩位,因此開銷不會太大。
宋遙心裡盤算著,最多也就是換一個人回來,用一些物品交換即可。
他並不想在這件事上花費太多,畢竟部落的資源有限,能省則省。
與此同時,宋宸計劃藉此機會全面推廣食鹽貿易。
他打算在相親大會上展示鹽巴的魅力,讓其他部落的人感受到鹽的重要性。
宋遙相信,之前送去的十來斤鹽已經吊住了他們的胃口,而這次大會將成為壓垮他們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部落旁的小河早已解封,河水清澈見底,魚群在水中游動,顯得十分活躍。
經過一個冬天的飢餓,這些魚雖然不算肥碩,但在天氣暖和的時候,捕魚的收穫還算不錯。
小河周圍的一大片土地被宋遙劃定為種植區,範圍廣闊,足有幾百畝。
然而,真正能夠直接開墾的土地並不多,大約只有四五十畝。
其餘的土地上長滿了樹木,開墾起來並不容易。
尤其是部落計劃種植水稻,這需要將土地徹底翻耕,難度更大。
小河對面有一片適合開墾的土地,但種植水稻需要頻繁過河。
河面雖然不寬,最窄處也有四五米,每天來回趟水十分不便。
尤其是冬春時節,河水冰冷刺骨,長時間浸泡對身體有害。
此外,河中央的水深且湍急,稍有不慎便可能發生危險。
宋遙給大家算了一筆賬,只要今年的收成與去年相當,冬天就不必為糧食發愁,部落裡每天都能吃上香噴噴的大米,捱餓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聽到事關肚子的問題,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
於是宋遙提出建一座橋,解決過河的問題。
以前因為需求不大,一年也過不了幾次河,所以沒有建橋的必要。
現在既然有需要,大家決定建一座橋。
宋遙表示,建橋看起來並不難,只需要挑選一處河面較窄的地方即可。
宋遙和狼匠帶著幾個人去挑選合適的樹木。
他們在部落周圍尋找,很快就找到了粗細均勻、足夠直的樹木。
雖然這是部落裡的第一座橋,但質量上不能馬虎。既然要建,就要建好。
他們挑選了五棵樹,每棵樹的直徑都在四五十厘米左右。
五棵樹架在一起,橋的寬度能達到一兩米,完全能滿足部落的需求。
宋遙和狼匠仔細檢查了每一棵樹,確保它們都符合要求。大家齊心協力,準備開始建橋的工作。
宋遙站在森林中,目光掃過周圍的樹木,最終選定了幾棵粗壯的硬木。
這些樹的樹幹筆直,樹皮厚實,顯然不是輕易能砍倒的。
他皺了皺眉,心裡清楚,若是硬砍,這幾十棵樹砍下來,柴刀怕是得報廢。
“刀砍不行,那就只能燒了。”宋遙低聲自語,目光落在樹根處。
他蹲下身,用手摸了摸樹根周圍的泥土,潮溼的觸感讓他微微搖頭。
用火燒樹是原始人常用的方法,雖然麻煩,但眼下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回到部落,宋遙徑直走向存放乾柴的地方。
部落裡的乾柴堆得整整齊齊,顯然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