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遙一直是各項研發的佼佼者,然而這次在草鞋製作上,他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
面對亂糟糟的草繩,宋遙的思緒比這團草繩還要混亂,不禁感嘆,當年的劉皇叔究竟是如何掌握這門技藝的。
儘管毫無頭緒,宋遙對草鞋的製作仍不死心。
他決定先編織一些草繩,哪怕最終做不出草鞋,這些草繩也能用來捆綁物品,總不算白費功夫。
宋遙不斷思索草鞋的製作方法。
原本以為用草繩編織草鞋會相對簡單,只需將草繩交錯便能勾勒出鞋子的輪廓。
然而,實際操作中,草繩的粗細竟達一指之寬,打結時不僅費勁,還像是在給腳底做按摩,結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結果,草鞋一穿即散,根本無法牢靠固定。
靈感突現的宋遙果斷放棄手中尚未成形的草繩,決定從頭開始,試圖在一根草繩上逐步編織出一隻完整的鞋子。
他心想,這樣的編織方式或許能增加鞋子的穩定性。
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差距。
宋遙很快發現,這種編織方法遠比直接用草繩串聯複雜得多。
一個下午過去,他也僅完成了不到一半的進度,更糟糕的是,他竟忽略了鞋頭的編織。
眼下的半成品,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隻拖鞋。
考慮到草鞋本就類似於後世的涼鞋,毫無保暖功能,缺少鞋頭的設計更是讓行走變得極為不便。
宋遙意識到,繼續耗費時間在這雙實用性不高的草鞋上並不明智。
於是,他決定將這隻半成品作為實驗品,及時止損,不再繼續投入精力。
單從這隻鞋底的外觀來判斷,至少在外形上還算是過得去,依稀能看出幾分草鞋的輪廓。
宋遙將它按在地上試了試,感覺還算結實,儘管拿起時略有變形,但勉強還能湊合使用。
畢竟,這不過是宋遙第一次嘗試製作草鞋,各方面的處理自然不夠精細。
尤其是當他意識到自己編織的草鞋幾乎派不上多大用場時,心中難免有些懈怠,手法也逐漸變得敷衍。
耗費一整天時間才編出一隻草鞋,這樣的效率無疑是低下的。
更關鍵的是,草鞋的磨損速度極快,一雙鞋最多穿幾天就得更換。
如此一來,部落裡製鞋的速度恐怕遠遠趕不上鞋子的損耗速度。
顯然,這方面的技藝亟需提升。
宋遙回想起上次編草繩的經歷,覺得或許可以透過編織草繩來提高手速。
於是,他自然而然地重新加入了編草繩的行列。
宋遙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務必在下雪前將那堆運回來的草料全部編成繩子。
這樣高強度地練習下來,如果手速還是提不上去,那他也真是無計可施了。
短短十餘日轉瞬即逝,十幾名族人編織草繩的技藝日漸嫻熟,那些金黃的稻草在他們手中漸漸化作一根根草繩,粗細各異。
細者僅如指尖般粗細,專為捆綁輕狼巧之物而制,諸如瓷器等易碎品,用草繩捆紮後,便於部落間交易攜帶,省去了諸多不便。
而最粗的草繩,竟有宋遙手臂般粗壯,其堅韌程度足以媲美部落的麻繩。
宋遙曾用它舉辦了一場拔河比賽以驗證其強度,結果二十餘人合力亦難以將其拉斷,足見其牢固。
待所有草繩編織完畢,宋遙這才驚覺,用於製作草鞋的稻草已然告罄。
除了從眾人褥下抽取些許稻草外,別無他法,宋遙只得冒著風雪外出,終於尋回一小堆稻草。
此次編織,宋遙手法更為迅捷純熟,顯然是得益於此前十數日的勤練。
然而,在編織鞋面時,宋遙並未採用傳統全鞋面的編織法,而是借鑑了後世常見的人字拖樣式,將一根草繩狼巧妙地固定於大腳趾與二腳趾之間。
雖不及全鞋面那般緊密貼合,但日常穿著卻也十分舒適,並無不適之感。
並且後續還會加上鞋帶之類的細節,總體而言,最終目標是實現鞋子合腳舒適。
再加上鞋面的精細處理,製作一隻鞋竟耗費了大半天的時間。
儘管如此,這次的成果相較於以往已經有了顯著的進步。
宋遙在鞋面的製作上投入了大量思考,只要能確定最佳方案,後續的製作速度自然會提升,保守估計,一天完成一隻半鞋子的目標還是有望實現的。
然而,在自身技術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