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章 卷末補充:關於靈魂穿越的業餘解釋和人物簡單介紹

我並不否認現代醫學對靈魂的解釋,但就“靈魂的量子收容”實驗的成功來看,我更傾向於“靈魂是承載人類意識的動態電子系統的全息展示”這一說法。

如果從電子資訊角度解釋靈魂能夠成立的話,那麼選擇容器上就不必像電化學那樣有嚴格的要求。

接著是靈魂穿越的途徑,目前的主流觀點有兩個——“大崩墜”和“量子跳躍”。

不拋開人體穿越,“量子跳躍”成功性更高,但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要想提高穿越者身體粒子“穿隧性”,只能使用高速粒子撞擊身體,使後者分解成基本粒子,獲能狀態的基本粒子(假設高速粒子撞擊時將能量轉移給了基本粒子)跨過所謂的“時空隧道”,在“時空隧道”的另一頭——也就是目標的時間點,完成身體的重組。

這裡就不再討論“時空隧道”的存在與否,假設它存在,再放低要求,理想化一點——假設基本粒子能悉數穿過“時空隧道”,到達目的點身體的重組就不可能實現——在沒有外加條件的情況下,身體粒子,更精確地講,大部分身體粒子,更有可能是進行無規則的自由逸散運動,想要粒子自發重組,雖然少數可能因為軌道相切而結合,但讓所有粒子重組回身體,自然條件不可能完成。

那麼拋開人體,就單單看靈魂穿越,“大崩墜”的成功率反而更高。

這裡稍稍解釋一下“大崩墜”,簡單概括其實就一句話——利用黑洞進行時間旅行。

黑洞及其產生的“蟲洞”存在需要“負質量”,而物體本身在自然狀態下存在“正質量”,所以如果物體穿過黑洞或“蟲洞”的話,正負相消,導致黑洞或“蟲洞”坍塌。而理想狀況下靈魂不是實體,不存在空間佔用和質量,所以靈魂在穿越過程中不會釋放出能量(詳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而能量在未消耗的情況下,黑洞和“蟲洞”還比較長壽。

問題有兩個——

1蟲洞中的路程不僅僅是銀河系這邊到那邊如此短暫的距離;

2蟲洞開啟的時間僅僅只有幾個普朗克時間,就算是光也無法回答如何在這個時間內走完整個蟲洞。

其實以上兩點可以歸結為靈魂穿越的唯一條件——速度要快。光不能達到,那隻能是超光速或者更上的速度了。

非常抱歉為了劇情需要,我被迫使用了超前的技術——仍處於理論階段的“躍遷引擎”。

雖然這個技術出現在星際穿越之中,但理論上(聽上去有點諷刺)它在同個物理體系的時空穿梭中應該也適用。

這個技術(或者更適合用“黑科技”三個字來形容)在“大崩墜”中就沒那麼挑剔了,只要到拉格朗日點——這個前提憑藉現在的科技也能完成。

至於找到具有重力場的平坦地點供發動引擎——廢話,地球上絕大部分地方都處於重力場之中。

這個技術當然不是十全十美,缺陷在於引擎對於其連線的物體質量非常敏感,但靈魂不存在質量,所以就不用擔心質量太大導致在時空連續體上製造出過大的區域性翹曲,導致躍遷引擎怪異——通俗地說,導致爆炸(實際上真正發生的物理過程還要更加怪異)。

從該技術的另一前提——真空環境來看,靈魂又不用呼吸,何況現在就有成百上千的辦法制造真空,所以這點問題可以略過。

當然,固定靈魂收容裝置也是個技術活——答案很簡單——碳化纖維兜籃座椅。因為躍遷實際上是空間移動,並不存在高速情況下的異常摩擦——何況是真空環境,隨處可見的碳化纖維足矣。

講到這,我突然發現總不能讓他們把靈魂帶到外太空再送入黑洞或“蟲洞”吧——但在地球上人為製造黑洞或“蟲洞”的兩個方法(其實就是製造“蟲洞”的方法)——克服引力能和克爾黑洞快速旋轉引發“倫斯-梯林效應”即使是理論上都難以成功。

所以只能藉助一個幼稚而又可笑的猜想來完成——高速粒子對撞出現粒子湮滅的瞬間用提前處理過而具有“負質量”的物體迅速介入,借引力能和旋轉能的作用撕開時空。

至於“靈魂量子收容”,既然有實驗成果,像我這樣的懶人肯定是直接取用啦。

——————————————————————————————————————

僱傭榜上排名頭四位:

no1【俄羅斯】葉卡捷琳娜·阿爾卡迪耶芙娜

前克格勃α小組成員,高加索聖戰者聯合部隊王牌兼副指揮,國際鋼琴協會成員

no2【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