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十七章 青霞和紫霞

吃過晚飯,李澹旦坐在電腦前忙活,小清後吃完,一邊收碗,一邊瞟他在幹什麼。

幾十億的生意呢,雖然被認為是吹的,但也足以引起好奇心了。

他今天沒上網,也沒程式設計,似乎是在弄什麼表格。

只見表頭上,是又大又粗的標題:

編織法晶片電路設計軟體框架流圖。

然後,下面次粗一級子標題是:

數字\/模擬,介面\/匯流排等系列Ip,設計服務,設計整合,前後端實現,layout,物理驗證,流片服務,機器配置,作業系統,環境建立,技術共享,可測性設計,封裝測試。

第一個子標題後,跟著大量的流程箭頭和內容;從第二個子標題開始,內容都是空的,顯然還沒開始弄。

小清每個字都認識,但連一塊就完全看不懂了。

她沒有倔強,默默地端著碗盤去了廚房……

其實,所謂晶片設計,原理上和初中生搭建一個(並串聯)電路沒有本質區別。

只不過,搭建晶片電路,除了用到電阻以外,還會用到各種型別的二極體、電晶體、mos管、小容量的電容電感等,而且這些管子、器件的尺度還是奈米級的。

那麼,這麼小的管子、器件是如何做出來的呢?

傳統方法是光刻法,簡單講,就是用鐳射去雕刻半導體材料,跟用刻刀雕佛像一樣,只不過鐳射刻刀的精度極高,可以做到奈米級。

而新的編織法,顧名思義,就像織毛衣一樣,先把半導體材料處理成奈米尺度線徑的奈米線,再用這些線編織出各種微小的管子。

兩種方法,製造的原理不同,對製造圖紙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所謂晶片設計軟體,就是輔助工程師在電腦上設計、驗證製造圖紙的軟體。

李澹旦搞出了突破性的半導體奈米線,自然也要在設計軟體上取得突破,這樣才能助力編織法超越光刻法,從而在技術上實現彎道超車。

至於新技術的市場生態培育,下一代物聯網技術革命後,自然而然就能解決。無處不在的微感測器、微處理器、低功耗wifi、藍芽、NFc,會引爆巨大的高工藝晶片需求。

李澹旦之所以選擇這麼費勁的行業作為科技實業的突破口,除了想借力國家幫扶政策速成,大規模積蓄財力外,更主要的是,這也是他的大計劃中必須具備的技術之一,是神經元頭盔從初代升級到實用的關鍵。

扯遠了,迴歸正題…

李澹旦正抓耳撓腮的搞著文件,道理他都懂,但要工程實現,光寫一個框架流程就夠他喝一壺的。

他一邊參考光刻法成熟的設計軟體開等斯,一邊搞自己的流程細節,還要做到二者可相容,哪怕對於他來說,沒有一個月的時間,也不可能完成。

若是,要全部靠自己去程式設計,去具體實現,沒有三年,想都不用想。

所以,他都想好了,弄好文件,他就去京都找老校長,再有鎮場神器加持,絕對能引起科學院和工部的重視。

然後,他再帶著批文回鹹安府落地,組建合資公司,招聘大量工程師,程式設計的苦力活就靠人數去堆了。

……

李澹旦在電腦前,一坐兩小時,晚上九點半過,陳燃又打來了電話。

“李總,忙完了嗎?”語氣略帶不滿。

“師姐,見外了,叫我澹旦就好。”李澹旦打著哈哈。

“上次發給你的頭盔專案計劃書,看完沒,麻煩提提建議。”陳燃硬不過兩句,終歸有求於人。

“看完了,這不還沒騰出時間向師姐彙報嗎?我現在就跟你彙報,那……”

“能不能寫個文件發給我?我明天去玉隆府出差,一早就走,文件可以直接轉發給老錢他們。”

“行,沒問題…等下,你剛才說,去哪出差?”

說到玉隆,李澹旦突然想起前世,在陳燃紀念館的生平介紹中,有這麼一段描述:

27歲時,她在玉隆遇險墜樓,導致雙腿骨折,在家中躺著、在輪椅上坐著時,仍然勤謹不輟,悉心專研……

27歲,在玉隆遇險墜樓!

都對上了。

“去玉隆,你問這個幹嘛?”陳燃奇怪道。

“能不去嗎?”李澹旦又問。

“不能!”陳燃頓了頓,還是耐著性子解釋道:“玉隆是我們新開發的專案試點城市,我必須過去了解情況。”

“那你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