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僧,他是團體組織 。四個人以上就可以稱為「僧團」。
「白衣舍」就是居士的家庭。為什麼叫「白衣」啊?白衣跟黑衣相對;白衣並不是講白色的衣服。相對於出家人的修苦行,把在家人扔在垃圾堆裡的衣服,哪怕有巴掌大的一塊不爛的,都要把它縫起來、連起來,所以僧衣是這一塊那一塊的。為了莊嚴,有的是紅布、有的黑布、有的藍布、有的花布,通通把它染成一種黑色的 。是為了莊嚴起見,所以叫黑衣。所謂「白衣」是指你穿的本色衣服 。花的就是花的、白的就是白的、藍的就是藍的,都叫「白衣」。不要理解為黑白的白 。這是表在家修行人。
「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佛從頭到尾就是在講,勸我們要受持《法華經》。就是講對受持《法華經》的人應該怎麼樣的恭敬,怎麼樣的供養。在他所經過的地方,都要起塔供養;何況衣食住藥這四事供養 。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理解:一是講對受持《法華經》人的恭敬;第二是講我們要幫助建設道場。弘法利生,沒有硬設施也不行。第三個是講究竟了義觀照。這個人走到哪裡都是寶塔;凡是聽到他傳《法華經》的人,這個人當下就是寶塔 。
「皆因起塔」就是道交感應為一個寶塔,你當下就是法華塔 ;你的心當下就是《法華經》。這個《法華經》是不可思議的。在這個房間裡傳法,這個房間馬上就是法華塔;這裡聲音就是《法華經》,是表這個法 。
「諸佛於此,轉於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盤」這四句話可以解釋為《法華經》即是「道場」。這個「道場」時時、事事、處處。《法華經》在哪裡,哪裡就是「道場」;《法華經》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諸佛法身、就是如來全身、就是「法輪」。誰碰到《法華經》,誰當下成就 。只問你碰到碰不到。明白了《法華經》就是在轉法輪,這個法輪把你從六道輪迴轉到佛土;把你從迷惑顛倒轉到菩提智慧。《法華經》就是大涅盤。明白了\"一心三藏\"的道理,你就是大涅盤,叫\"無住涅盤\" 。不住生死、不住涅盤、不住中流,\"無所住,卻無所不住\";明白了一切法皆是你 ,你即是《法華經》。這就是「諸佛以此,而般涅盤」;這些話講的何等斬釘截鐵啊!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救世者,住於大神通,為悅眾生故,現無量神力。
舌相至梵天,身放無數光,為求佛道者,現此希有事。
諸佛謦欬聲,及彈指之聲,周聞十方國,地皆六種動。
以佛滅度後,能持是經故,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
就是前面〈見寶塔品〉佛反覆這樣講,在這裡來還在沒完沒了的強調。諸佛就是讚歎、歡喜受持《法華經》者。這是十方諸佛在這裡共現大神通之相。其它經典沒有這樣的說法的,所有的分身佛集中在一起,唯有《法華經》這一部經,講這個道理。
囑累是經故,讚美受持者,於無量劫中,猶故不能盡。
「囑累」反反覆覆、複復反反在叮囑、在告誡、在勸持。\"囑累、囑累\"很少有經典用這樣的語氣,所以我們可以發心把《法華經》與其他經不同之處的讚歎,你專門理出來。「囑累」二字,在其他經典就沒有。
對受持《法華經》的人的讚歎無量劫都讚歎不盡,其他經典哪有這樣的說法啊!
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如十方虛空,不可得邊際。
我們都是受持《法華經》的人,這是不是在讚歎我們啊?我們的功德像十方虛空一樣無窮無盡;這是真實的讚歎,並不是安慰我們。
能持是經者,則為已見我,亦見多寶佛,及諸分身者。
又見我今日,教化諸菩薩,能持是經者,令我及分身。
翻來覆去將能夠受持《法華經》的人就是明心見性。
「見我」這個“我”是下面的多寶佛、分身佛、釋迦牟尼佛;不是光是釋迦牟尼佛。所以這個「我」是得見一切,見\"一心三藏\"。
「亦見多寶佛」這就是見到法身。
「及諸分身佛」這是化身。這個「分身佛」包括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與無量國土的分身佛是平等的,沒有哪個為主,沒有哪個為輔。當然在娑婆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為主;如果在藥師佛世界,那就是藥師佛為主;在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為主 。無量分身佛,這就是化身佛。
「又見我今日,教化諸菩薩」這是見報身佛。你讀懂了《法華經》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