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太后撫摸著太上皇的手,回想起和離皇走過的這麼多年,雖然離皇后宮多個嬪妃,雖然一度範貴妃專寵,可是離皇並沒有冷落過自己,自己在宮中地位尊崇,兒子還登基繼位。
恨就恨在這個不孝子上,繼位以來,一味的享樂荒唐,連當年當太子的那點上進心都沒有了。不僅不能治國,還不能盡孝,害的自己和太上皇分居兩地被軟禁,如今還活活地氣死了太上皇。
大離國眼看就要江山易主,太上皇又歸西了,自己老來依靠什麼人呢?想著太上皇臨終前過的那些個憋屈的日子,想著自己終日不見天日、寂寞孤苦,更想到未來的恐慌,離太后大聲嚎哭起來。
殿內哭聲震天,離皇到了後看著十分的心煩,剛想發作,被付士吉拉住了衣袖。離皇整理了一下情緒,面露悲痛之色,上去攙扶離太后。
“母后,父皇去了,母后要節哀啊!”
離太后甩開離皇的手:“走開,你個不孝子,陛下是被你活活給氣死的。”
離皇不痛快了:“母后,父皇大行,兒臣悲痛萬分。可是生老病死誰也躲不過,母后還是多保重身體吧。”
離太后:“你父皇去了,你看他死不瞑目,哀家還要這殘生做什麼。”
“母后此言差矣,人死不能復生,莫非母后要追隨父皇而去?”
離太后顫巍巍地指著離皇:“豎子,當初怎麼就讓你繼位當了皇帝,否則你父皇不會走的這麼早,離國也不會衰敗的這麼快。”
離皇頓時生了怒氣:“母后這是什麼意思?兒臣不繼位,難道讓其他的皇子繼位?可惜,吳王早就被亂軍砍死了,晉王馬上就要被驅逐出離國了。”
離太后一驚:“你說什麼?你要驅逐晉王?”
“對呀,此次戰火就是因他而生,自然要他受到重罰。”
離太后站起,上去就是一巴掌:“豎子,你堂堂一國之君,既不孝順父母,還容不下兄弟,你不配做這一國之君。”
離皇摸了一下生疼的臉,咬牙切齒地說:“母后,朕乃一國的君主,不是你尋常百姓家的兒子,隨便可以打罵。驅逐晉王又如何?他一個奴婢生的下賤種,也配做嫡子,和朕稱兄道弟?母后既然說朕不配做一國之君,馬上離國要降城了,朕這個皇帝不當了。以後,你讓閩人好好孝敬你吧。”
一甩長袖,離皇揚長而去,扔下一句命令:“馬上送太后回宮,告訴御林軍,好好保護太后的安全,沒事不得隨意走動。”
離太后在悲憤欲絕中,被幾個內侍架著離開了太上皇的寢宮。只聽到離太后一路邊哭邊喊:“陛下,你睜開眼睛看看啊,這就是你選的太子,這就是大離的皇帝,我們沒臉去見列祖列宗啊!”
離太后的哭罵聲越來越小,隨著馬車消失在了遠方。
禁閉在家的晉王,被一道聖旨,以出使閩國不利、有辱國體為由,驅逐出境。勒令三天後啟程,離開離國境內,沒有宣召不得回國。
晉王府上下氣憤不已,暮北幾乎要拔劍了,隨著宣旨而來的御林軍首領一瞪眼:“嗯?你想造反嗎?”
暮北氣的臉都扭曲了,被晉王拽住了。
宣旨太監點點頭:“這就對了嘛。晉王,三天後必須啟程,否則按照抗旨論處。”
御林軍和太監特使都走了。
暮北和晉王府所有的侍衛和僕人圍著晉王跪下:“晉王爺!”
一些僕人已經泣不成聲了。
晉王珅手中握著聖旨,站起環顧眾人,手指握得關節“吱吱”作響。沉靜了一會兒,他冷靜下來,說道:“這道聖旨遲早會來的。晉王府馬上就不在了,你們各自奔前程去吧,本王不想連累你們。”
暮北流著淚說:“王爺,暮北打小就服侍您,您去哪裡,暮北就去哪裡,決不離開您半步。”
侍衛和僕人也紛紛響應:“我等願意追隨王爺。”
晉王珅:“珅謝過各位了。如今我是被驅逐出境,一路山高路遠、風餐露宿,不知何處是歸宿。你們跟著我沒有前途,還是各自歸去,奔條生路去吧。”
說罷,晉王珅抬腿要走,暮北跪著走過去,死死抱住晉王的腿:“王爺,暮北不走,您就是打死我,我也不離開王爺。王爺,暮北是個奴僕,沒有本事幫到王爺。可是,暮北可以幫王爺開路、殺流寇,暮北還可以幫您駕車、作伴。王爺,不要趕我走!”
侍衛和僕人也跟著流淚懇求:“王爺,我等願意追隨王爺一同流放他鄉。”
春紅走了過來,在晉王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