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
制塑機被挖了出來,幾十個人挖了七八天,弄出來,專業人士修了一下。還好埋的時間不長,將就也能用。
而且他們以前本來就有儲存柴油的地方。
壞了的發電機修過就能用。
塑膠製品還是所有人出去找的。
男女老少一起出動。
每天早出晚歸的。
高調暫時不會外出,在安排後勤。
又增加了南瓜,土地,紅薯。
每天后廚就沈家家母女,週末,孫甜甜四人。
其他人並沒有被安排到後廚內。
高調嫌麻煩。暫時不會讓更多的人進來。
有幾個婦女想加入都被拒絕了。
每天只提供兩頓飯。午飯,晚飯。都水煮菜。
在側臥的小房間,還給顧三思在窗戶口安排了一個桌子,讓他登記一共多人。性別,年齡。一家人都會登記在一起。
總歸分門別類了一下。
現在開始,每天除了留守大本營除錯機器的人其他人都會外出找塑膠製品,還有鐵製品。
大棚是一定要造的!
同時,高調和黎玄琛帶著幾個人先去選了大棚的地址,就在小區後面,幾十畝空地完全是有的。
後期想發展更大的面積,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且離小區近。
現在在隔壁棟的後面那棟樓,三樓被安排成了暫時的廠房,制塑機就安排在裡面。
每天都有人看著。怕被偷。
終於,十天後。第一批塑膠薄膜出來了。
可能是機器的問題,塑膠薄膜透明度不行,還有很多髒的地方。
不過現在這個時期,髒點完全也能用。
機器一直轉了幾十圈之後才慢慢穩定下來。
塑膠薄膜越來越亮,透明。
而且黎玄琛也專門挑了一些比較強壯的大漢組織了一個冶鐵部門。
專門冶煉廢鐵。
然後造成簡易的鐵棍,鐵絲,再造大棚!
用木頭和鐵製品組裝成目前來說最完美的大棚支架。
然後上薄膜!
這之後就好辦了。
大棚裡燒小火堆,安排人耕地。
這個機器更簡單了。耕地機,本來就有,從泥下一起挖出來了。
一個大棚用不了一個小時,就耕好了。
燒鉀肥。燒火的灰都運來撒地。
冶鐵的,還有各家各戶燒火的灰。
給夠!
第一批,就是種科研人員研究出來的抗寒大白菜。還有小麥!
一個大棚的建立,其他大棚還會遠麼?
第二個大棚,是一個月之後才建成的。
按照固定的模式,開墾,種地。
……
“你在看什麼?”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