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在圖書館的一本雜誌上,看到一篇報道,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吸引了我:
“目前的科學發展,將可能把人類的延長壽命的努力,引向三個不同的方向。第一個方向,是人類沉浸於虛擬數字世界(所謂的虛擬元宇宙),這裡的時間線的速度,可以是地球現實時間線速度的10倍、100倍,因此整日沉浸虛擬數字世界的人類對自我壽命的主觀感受,可延長到1000年或是1萬年。”
“第二個方向,是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導致各種器官的工業化可持續再生和移植,人類從此擺脫依靠人類的死者捐獻器官的侷限,而使用工廠化批次生產的各類人體器官、組織和細胞,從而以大眾可以接受的價格,對人體的有病和殘疾的部分進行持續的更換,再加上對人的基因進行“無病化”編輯,這樣的話,可以使人的壽命延長10倍以上(具體延長多少,要視科技的進步而定)。”
“第三個方向,是機器與人體的結合,用植入式機器和外聯式機器,替換有病或致殘的器官、組織等等,同時將人體與網際網路及外部機器相連(可採用無線的方式,更為可行的方式是結合遍佈地球上空的數以萬計的低軌道人造衛星),從而使人類的壽命大大延長的同時,還可以加強人體的功能(例如,機械臂、機械腿的運用),以及讓人體直接與數字世界相連而擴大人的知識儲存(人類真正具有了外腦)。”
這篇文章勾起了我對於遙遠的古時代遊歷其他宇宙的回憶,我也曾親身化身為機器人(不是用於生產的機器人,而是人與機器結合而成的新人類——“機器-人”)。
那是在幾十億年前,在某宇宙的K星。
不過,在回憶宇宙星辰的往事之前——
先回到此刻的現實。
我想讀者朋友也可能看到過:根據最新的一些新聞報道,已經有一些醫生操作機器人(實際上是醫生與機器的結合),給病人做手術。這是機器介入人類生活的最新進展之一。
不過,再往前追溯的話,給折斷的骨頭重新接好時釘上不鏽鋼的鋼釘,那時,機器就在逐步地介入人類生活了。
不說別人了,就說我母親吧。
唉,她老人家已經去世了,我懷念她,她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個偉大的存在,我正在著手寫一本關於她的生平的書,題目都想好了,內容也想好了,預計今年可以完稿。
嗯,我繼續說她活著時候的一件事。
她那年七十多歲,做了一個膝關節手術,在膝蓋的部位,植入一塊不鏽鋼代替原來的天然骨骼。這事的起因是她的膝蓋有風溼症,天氣變化就會引起疼痛,而她常去的那家甲級醫院的外科手術醫生動員她植入進口不鏽鋼。
我的老媽被醫生說動心了,就打電話問我的意見。
我的意見,是反對。我勸她說:
“人類有幾千的文字記載的醫學傳統。我們現在生活在中國對吧?中國也有有五千年的中華醫學傳統,注重人體養生、正確的起居習慣,在治療方面,有豐富的內容,有食療、中藥、針灸、按摩等等,唯獨不提倡做外科手術。您年紀大了,走路腿疼也是難免的,人到了七八十歲,要保養為主,不可輕易動手術,更何況要把不鏽鋼放進大腿裡,這個後果是不可逆的呀……萬一不適應,後悔也來不及了。”
我用地球人的思維,尤其是中國人的傳統思維,給老媽講了一大堆道理。不過,她並沒有採納我的意見。
她反駁我說:“照你那麼說,我也吃過中藥了呀,也針灸過了呀,也走路放慢了速度了呀,可是腿還是疼,這是事實吧,那個動員我做手術的外科醫生是德國歸來的博士,人家肯定不會騙我吧,人家可是博士呀。再說了,你不是一天到晚讓我相信科學,這做手術難道不是科學麼?”
我一時無語。老媽掛了電話,過了兩天,就去做了手術。
之後的幾年,一直到母親去世,那塊不鏽鋼在我母親的膝蓋裡似乎也沒發生什麼大問題。只是有一次通電話時,她跟我說:“這個膝蓋手術的事,我有點後悔了,倒不只是因為做手術花了一大筆錢,反正我覺得手術效果沒醫生說的那麼理想,我現在不能多走路,路走的多了,膝蓋裡面的不鏽鋼會摩擦發熱,然後膝蓋就會發生囊腫……”
這都是往事了。
要不是談到機器人……
而我母親的經歷,也可以看作是機器與人體的結合,儘管那片不鏽鋼還不能算是機器。
下面,我來講講幾十億年前,我在K星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