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心意會決定行為,行為產生了結果,但是,心意也有不同的質量。
有的心意屬於夢幻一類,只是在自己的心中產生,並沒有考慮到環境的真實情況,沒有考慮的物件的真實特點和需求。
這種夢幻一類的心意,一旦表現成行為,在環境中展示出來,那麼必然四處碰壁,一無是處,不會達成臆想的結果。
而真實不虛的心意,源於深思熟慮,充分了解和考慮到環境的真實情況,充分了解和考慮到物件的個性和真實的需求。
透過與環境的平等互動交流,透過與物件的坦誠平等交流,最終產生了真實不虛的、可以在現實世界當中行之有效的心意。
真實不虛的心意,是自利利他的,是互惠互利的,是平等協商的。
仁者無敵。
你,作為一個人,如果你確實能夠做到——時時懷著一顆仁愛之心,那麼你和你接觸到的每一個同類,都可以建立某種合作的關係。
你即使把自己想象成一粒土一滴水,那麼這一粒土一滴水,如果加到你的同類正在做的有意義的事業上,那麼,也會帶來一個新的更好的未來。反之亦然。
在你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你的同類做一點事,幫助你的同類以及你自己,將你們共同的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當你真正懷有一顆仁愛之心,那麼,,你就會意識到你所接觸到的每個同類你都可以對他們施以援手。
這並不是說讓你放棄自己,你,在對你的同類施以援手的同時,你的同類也會幫助你去實現你的美好目標。
我要提醒你,上面所說的這種——與同類共同謀求共同事業的進步,這是一種非常高尚的境界。
你能夠達到這樣的時時刻刻的仁愛境界,那麼你所能成就的事業,以及你所能獲得的美好的幸福,就沒有限度了。
去聆聽你的同類們正在興起和開展的事業。
去真切的感受他們所遭遇的問題、煩惱,以及他們想要實現的目標。
去反思自己能為對方做些什麼,能夠真正的幫助到對方,能夠真正給對方帶去益處。
你這樣恭敬而平等的去聆聽,去感受,去領悟,去反思,那麼,你就會有靈感湧現在你的心意之中。
你要堅持不斷的學習呀。
要堅持去學習那些公認的經典,那些古往今來流傳至今、經過時間檢驗被公認為經典的經典。
你能夠堅持這樣不懈的去學習,那麼列祖列宗的寶貴智慧就落在你身上了。
你有了這樣的博大精神的智慧,你就能夠恰如其分地幫助到你的同類,併成就你的偉大的事業和美好的幸福生活。
在此基礎上,你還要創新你的思想,創新你的行為。
對於古往今來、古今中外——那些你並不是很認可的學說,你也不能簡單的排斥和反對。
而是應當去了解這些學說產生的原因,這些學說,究竟對當代的世界有沒有可用之處?
如果這些學說,對當代的世界,哪怕是有一丁點的益處,那麼你也要了解、承認、肯定這一點點的益處。
兼收幷蓄,因材施教,取長補短,這是做學問的正確態度!
該不該利用你的深沉的智慧,和豐富的學問,去謀取實際的利益和好處呢?智慧學問和利益並不是衝突的。
事實上,智慧學問和利益,恰恰是一物兩面。
智慧學問和廣大利益,恰恰是並行而生的。
如果你能夠認識到,所有的道法,都是創造出來的,那麼,你就能夠理解所有的文明現象和文化現象。
如果你的存在形式,還沒有進化到具有自我意識這樣在高度,那麼,你的存在也可以說成是不存在。
之所以說你存在,那是因為你確實以某種形式存在著。
說你不存在,是因為你根本沒有意識到你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