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和,乃是一名中郎將,家境還算是比較不錯。
在知道馬周的窘困之後,就把馬周帶到了自己家裡。
從那之後,馬周就一直借住在常和的家裡。
而今,因為大唐舉辦科舉,馬周成為了大唐首位狀元,立刻就聲名大噪。
隨著馬周名聲的傳播,他對於馮辰以及馮辰“心學”的推崇,再一次讓馮辰當初那本《傳習錄》成為了學子們狂熱追捧的物件。
關於馬周自稱是馮辰門徒這事,就連遠在播州的馮辰也聽到了。
馮辰在聽到這人叫馬周的時候,心中立刻就想到了那位精於吏道,注重行政效率,著有《陳時政疏》、《凌朝浮江旅思》等。
最後官至大唐宰相,為貞觀年間的政治改良,乃至“貞觀之治”的形成和延續,發揮了積極作用的馬周。
如今這樣的一位人物,卻是以馮辰的門徒自居!
馮辰要說內心沒有一些小得意,那是不可能。
只不過,馮辰也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人家馬周是因為那本《傳習錄》的原因。
要是論起來,人家馬周也是因為王陽明,而不是他馮辰。只不過,現在馮辰把這些提前給搞了出來,就是不知道後世的王陽明會不會因此提出其他的東西了。
馮辰搖了搖頭,也不再去想這麼多。
“莨橘,快要過年了,我們得回長安了!”
馮辰柔聲對身邊的佳人兒說道。
他們已經離開長安有好幾個月了,眼看離過年的時間也沒有多久了,是時候回到長安去了。
“嗯!”
李莨橘點了點小腦袋,就沒有再多說其他。
他們兩人現在相處得越來越默契,很多時候都不需要說太多。
馮辰把比布京雲叫了過來,開始給他叮囑各種注意事項。
尤其是,要他明年再試著少量採摘那些移栽的老茶樹,應該怎麼炒製茶葉,並且炒制的方法要如何保密。
對於茶葉的炒制工藝,馮辰還不打算公開,他得等到自己茶山開始大量可以採摘之後。
利用新的泡茶方法,把原來那些江南一直把持著茶葉來源的世家,把他們的茶山收購到自己手中之後,才會把炒茶的工藝傳播出來。
等到那個時候,馮辰預估出海的船隊應該已經把航線完全摸清楚了。
那時,再鼓勵閩州一帶大量種植茶樹,再從茶農手中收購已經炒制好的茶葉,直接讓船隊運到海外去交易。
“公爺你放心,我一定按照你說的去做。”
布京雲很是鄭重的對馮辰說道。
他現在對馮辰可是死心塌地,只要是馮辰交代的事,他一定會一絲不苟的去執行。
馮辰微微點頭,拍了拍他的肩膀。
晚上,因為馮辰第二天就要離開的原因,布京雲特地去遠處的山中捕獵。
這是他知道馮辰就好這一口,只不過因為現在周圍的山頭都被開闢出來種植茶樹了,想要再去狩獵比起以前,更加的困難了。
在布京雲離開向著遠處山中而去的時候,半道上遇到了從成都那邊買糧食回來的隊伍。
見到運糧隊伍的最後面,有一個用籠子裝著的野物,布京雲問道,
“你們這是什麼野物?”
籠子裡面是一個圓滾滾,有些憨態可掬的黑白動物,它最明顯的特徵是兩個大大地“黑眼圈”。
“大人,這是我們在成都府的時候,有人從雅州那面捕獲帶到成都府售賣的。
公爺不是就喜歡吃野味嘛,我們一合計,就乾脆把它買了帶回來。”
運糧的負責人解釋道。
“這野物是什麼?為何我之前沒有見過?”
布京雲圍著籠子不停地轉悠,對籠中這圓滾滾的動物很是感興趣。
“我們也是第一次見,聽那賣這野物的人說,他們雅州那面叫它食鐵獸。”
“食鐵獸?”
“這玩意兒難道還是以鋼鐵為食物?”
布京雲不由更加好奇了起來。
運糧的負責撓了撓腦袋,說道,
“應該不是吧,那售賣的人讓我們餵它竹子這些,我們一路回來都是餵它吃竹子。”
布京雲這個時候也沒心思繼續去山裡打獵了,親自趕著拉著這“食鐵獸”的馬車,返回了村莊。
“公爺!”
“公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