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李二總算放下了書本,魏徵這才滿意的回到自己的位置。
房玄齡上前一步道,
“啟稟陛下,現在這《傳習錄》儘管只是在昨天才在長安開售,據各州刺史來報,這書是最早開始在矩州開售。”
“很多比長安開售早的地區,現在已經引起了很大的風潮。”
其實這事就算房玄齡不說,只要是讀過這書的眾臣,他們心中也有預料。
“辰小子這書能夠引起風潮,朕已經有了預料,你直接說重點。”
李二說道。
現在他就想快點處理完朝政,然後下朝,好專心的看完書中的內容。
“陛下,現在很多學子已經自稱自己為‘辰派’!並且很多學子在知道馮辰現在人在矩州之後,都計劃著要趕去矩州。”
房玄齡正色說道。
“房相,讀書人想要去矩州,就隨他們去吧!”
李二沒有想太多,開口說道。
房玄齡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只不過在今早上朝之前,聽取了不良人彙報的各地資訊之後,才發現這事已經不是簡單的事了。
“陛下,臣一開始也沒有在意,可是現在這《傳習錄》還在源源不斷的出售。”
李二笑著說道,
“這是好事啊!”
“辰小子這書的確值得更多人去拜讀研究!”
長孫無忌這個時候也如同小雞啄米一般,連連點頭說道,
“陛下英明!”
其他頂著黑眼圈的大臣也是連忙彎腰躬身高喊道,
“陛下英明!”
他們對於李二看法很是贊同。
房玄齡不由有些急了,說道,
“陛下,這源源不斷出售的《傳習錄》,就代表著有源源不斷的讀書人會選擇去往矩州啊!”
“就是京師長安,昨天才開售。今天就有上千人已經開始聚集,準備去往矩州了。”
“這長此以往,我大唐的讀書人不是全都跑到了矩州?”
李二這個時候才意識到事情似乎有些失控。
其他大臣也意識到為何房玄齡要在早朝第一件事就說這個了。
長安作為大唐的京師,是整個大唐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現在要是讀書人都往矩州跑,時間一長影響的就不止是長安文化中心的地位了!
經濟也同樣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畢竟現在的讀書人,完全可以代表整個大唐的富裕階級和中產階級。
“陛下,這得阻止我大唐的學者都前往矩州啊!”
長孫無忌第一個站出來表態說道。
其他大臣也連忙挨個站了出來。
“臣附議!”
魏徵也同樣表態道。
“臣附議!”
......
看著下面大臣都完全贊同,李二微微頷首,問道,
“眾愛卿可有什麼好的辦法?”
顯然,就算朝廷想要阻止學子們前往矩州,那也必須是有著合理的說法。
要不然,這些讀書人一旦鬧起來,就會引發更大的亂子了。
“高明,你來說說你有什麼想法?”
李二對著站在最前面的李承乾,點名問道。
李承乾心頭一個咯噔,這兩天他根本就沒有關注這些,他一直都在等著侯君集那邊的訊息。
今天一早在朝中聽到馮辰除了新作,還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他此刻還在懵逼之中,哪裡有什麼想法。
“父皇,兒臣覺得...”
“兒臣認為,朝廷只需要頒佈一道政令,學子在沒有得到當地官府的文牒,不得隨意去到他地,否則則視為流民。”
“這樣就可以有效阻止學子們前往矩州了!”
李承乾支支吾吾地說了出來他的想法。
李二眼中有著微不可察的失望,面無表情地的看向另一邊的李泰,問道,
“青雀,你呢?”
小胖子李泰雖然也同樣是今天早朝才知道這事,不過他似乎早就想到了李二會問一般。
李泰胖乎乎的身體對著李二行了一禮之後,胖臉上滿是自信的說道,
“父皇,兒臣認為,解鈴還須繫鈴人。”
李二沒有微挑,問道,
“哦?”
“青雀你仔細說說這解鈴還須繫鈴人是何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