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但這草原上的蒙古人卻像這地上的草一般,割了一茬來年又能長出一茬。”
朱棣繼續說道:“只希望我此舉能給我大明子民多帶來幾年的和平光景吧,假若上天願意再給我多些時間,我必讓大明子民不再受遊牧的蒙古人侵擾,到時候兩族之人能坐在一起,不用再動兵戈,真正實現天下太平。”
朱棣的話也並不空大,實際上大明早期還是有許多蒙古人到內地來謀生的,無論是朱允炆還是朱棣手下都有由蒙古人組成的騎兵部隊,其中就以朱棣的三千營,又稱三千小韃子營最為出名。
朱棣經營北平多年,自然知道武力並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方法,所以他積極推動漢蒙互市,雙方互通有無,以解決遊牧民族天生的在某些方面生產力不足的問題,另外再輔以武力威懾,未必不能推動兩族融合。
事實上很多時候經濟封鎖反而會使得北方的遊牧民族內部為了爭奪資源而鬥爭加劇,在經過幾十年的爭鬥之後草原上就會出現一個龐然巨物,對中原王朝產生威脅。
朱棣說完咳了一聲,他淡淡地說道:“再讓我......朕回北京看看朕的江山吧。”
朱棣說完,整個人便從馬上栽了下去,朱瞻基見此急忙與徐妙錦二人駕馬帶著大批御林軍衝過來。
“爺爺!”,朱瞻基從徐平安懷裡接過朱棣,朱棣抹去朱瞻基面上的淚水,說道:“圭兒,你爺爺我的床頭下有兩道遺詔,你任選一道遺詔即可。”
朱瞻基哭道:“爺爺......”
朱棣看著逐漸黑沉的天空,說道:“不用哭了,你爺爺我活到這歲數,也算是半個喜喪了,記住,要善待你的親族,莫要殺害他們。”
朱瞻基哭著用力地點了點頭。
朱棣最後對徐平安說道:“平安......徐先生,若是有天,朕的子孫蒙難,朕希望,你能盡力幫他們一把,至少能讓他們,可以......可以活下去。”
徐平安強忍住內心的悲痛點了點頭。
朱棣恍惚之間彷彿看見自己騎著一匹白馬馳騁在雲海之上,他看著人間大地上的點點星火,駕著馬逐漸遠去。
朱棣伸手想要抓住些什麼,不禁最後內心苦笑道:“不知道父皇會不會怪罪我。”
朱棣就這樣走了,一代傳奇帝王就這樣於榆木川駕崩,朱棣這人可以說是好壞參半,也許在一些時候他確實不是個好人,但他難得的是個好皇帝,在許多方面都有著遠超常人的眼光,數千年來,能把漠北打得叫爺爺的皇帝也就只有他一人。
朱瞻基也許是貪戀皇位的,但對朱棣這個從小把自己帶在身邊的爺爺就這樣離去這件事,他也難掩悲痛,趴在朱棣的遺體上哭了起來。
徐妙錦也是哭得悲痛,她五歲時父親徐達便病逝,長姐如母,許多時候她都是跟著自己的姐姐和姐夫度過的,在她眼中,朱棣和姐姐徐妙雲就是父親和母親般的存在。
御林軍帶著朱棣的遺體回到了大營,三軍悲慟不已,齊齊跪下悼念這位偉大的帝王。
此時朱棣身邊重要的謀臣便是著名的三楊,也就是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他們聽說朱棣留下了遺詔,便在安置好朱棣的遺體後,帶著營中諸將齊聚到朱棣的營帳之中。
良久朱瞻基帶著徐平安、徐妙錦三人來到營帳之中。
朱瞻基頭上圍著一圈白布,楊士奇與另外兩人對視了一眼,上前說道:“殿下還請節哀,現在陛下大行,如今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殿下早點宣佈遺詔,以安三軍將士與大明文武百官以及天下百姓之心。”
朱瞻基紅著眼睛點了點頭,依照朱棣的話,果然在床頭之下找到了兩道遺詔,他沒有說話,默默地開啟了其中一道,裡面卻是赫然寫著讓漢王朱高煦繼承皇位。
朱瞻基不敢相信,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下又急忙地開啟了另外一道,還好,裡面寫著的是讓太子朱高熾繼承皇位,並欽點了朱瞻基為大明新的儲君。
朱瞻基直接把第一道遺詔放到了床上,隨後拿起第二道遺詔直接宣讀起來。
朱瞻基唸完,眾人齊齊跪拜朱瞻基這個大明新的儲君。
朱瞻基強忍住心中的喜意,面上還是要故作悲傷地說道:“眾愛卿免禮。”
三楊既是朱棣的人,也是朱瞻基的人,但他們也是疑惑為什麼有兩道遺詔,不過他們沒想到朱棣有讓朱高煦繼位的意願,所以楊士奇自然地問道:“敢問殿下,陛下留下兩道遺詔,另外一道遺詔不知是何內容?”
朱瞻基心思敏捷,當即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