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章 習俗傳承的契機

李曉慧在與小腳老太太促膝長談後,傳承村子古老習俗的想法在心底紮了根。第二天清晨,陽光剛剛灑進村子,她便起身,準備為實現這個目標邁出第一步。

村裡的集市在每月逢五的日子開放,這一天,四里八鄉的村民都會匯聚於此,熱鬧非凡。李曉慧覺得這是個瞭解村民想法,為復興習俗尋找助力的好機會。

集市上,各種攤位琳琅滿目,吆喝聲此起彼伏。李曉慧穿梭在人群中,先是來到一個賣手工藝品的攤位前。攤主是一位中年婦女,攤位上擺放著一些簡單的刺繡手帕、鞋墊以及用秸稈編制的小物件。

李曉慧拿起一塊手帕,上面繡著簡單的花朵圖案,針法雖不算精巧,但透著質樸。她向攤主詢問:“大姐,您這手藝是自己琢磨的,還是跟長輩學的呀?”攤主笑著回答:“這是我媽教我的,小時候看她做,自己就跟著學了點兒,現在農閒時做些,也能補貼家用。”

李曉慧靈機一動,說道:“大姐,您知道咱村以前過年時,那些舞龍舞獅、唱大戲的習俗嗎?現在好多年輕人都不太瞭解了,我覺得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特別好,想找些人一起把它們重新弄起來,您願意出份力嗎?比如多做些和這些習俗相關的手工藝品,到時候在活動上展示、售賣。”

攤主聽了,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真的嗎?我當然願意!這些習俗要是能再熱鬧起來,那可太好了。我還能叫上村裡幾個手藝不錯的姐妹,大家一起做。”

離開這個攤位,李曉慧又來到了賣小吃的地方。一位大爺正在熟練地製作著當地特色的糖糕。李曉慧買了一塊,邊吃邊和大爺聊起來:“大爺,您這糖糕做得太好吃了,小時候過年是不是經常能吃到呀?”

大爺樂呵呵地說:“那可不,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做,這可是咱這兒過年的老味道。”李曉慧接著說:“大爺,我想把咱村以前過年那些好玩的習俗重新辦起來,像舞龍舞獅、唱大戲,您覺得咋樣?”

大爺立刻豎起大拇指:“好啊,早就該這樣了。現在過年冷冷清清的,哪有以前的年味。要是有這些活動,我第一個支援,到時候我多做些糖糕,給大夥嚐嚐這老味道。”

在集市上逛了一圈,李曉慧收穫頗豐,不少村民都對復興習俗表示支援,願意出一份力。然而,她也遇到了一些質疑的聲音。一位年輕的村民皺著眉頭說:“這些習俗是挺有意思,可現在大家都忙著賺錢,哪有時間搞這些啊?再說了,搞這些活動還得花錢,誰來出這筆錢呢?”

面對質疑,李曉慧並沒有氣餒。她認真地解釋道:“咱們可以利用農閒時間來籌備,大家一起出力,花不了多少時間的。至於錢的問題,我們可以先向村裡的大戶人家募捐一些,再想辦法拉一些外面的贊助。而且,這些習俗傳承下去,說不定以後能吸引遊客,帶動村裡的經濟發展呢。”

經過一番交流,這位年輕村民的態度有所轉變,表示如果真的有可行性,他也願意參與。

從集市回來後,李曉慧坐在院子裡,仔細梳理著今天收集到的資訊。她深知,要想成功復興習俗,不僅需要村民的熱情,還得有一個詳細的計劃。她決定先成立一個籌備小組,把今天那些表示願意支援的村民召集起來,共同商討具體的實施方案。同時,她還要去拜訪村裡的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爭取他們的支援和指導。

夜幕降臨,李曉慧望著窗外的星空,心中既有對未來的擔憂,又充滿了希望。她堅信,只要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夠讓村子裡的古老習俗重新煥發生機,讓村民們再次感受到熱鬧歡樂的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