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李邦華一開始被推出來就有些不情不願的,你們神仙打架,我這小鬼遭了殃。然後去了京營一看,一句臥槽就行了天下…這尼瑪就是個天坑啊,這哪裡是軍營,這特麼的就是個乞丐窩啊,我特麼…心態崩了…
京營誕生於永樂時代,又常被人稱作三大營——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起初的任務安排是:五軍營主營陣,是軍隊的主要戰鬥力;神機營主火器,是部隊的主要火力輸出點;三千營主巡哨,負責出征時期的外圍偵察和突襲。
值得一提的是,京師三大營不是三個營,而是三個兵種,實際人數按照“衛”來編制,一共有七十二個衛,約四十萬之眾。而駐紮在京師的還不止這些部隊,每年都有從外地前往北京的軍隊稱作“班軍”,作為京營的輔助力量和補充。
京營的定位是野戰軍,而非城防,因此在建立之初,經常對外作戰,比如永樂帝六次北伐蒙古、進兵甘肅青海,都有京營的身影,有時作為輔助力量、而更多的時候是戰爭主力。
土木堡之戰後,京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從此軍事世家執掌京營的格局被改變,兵部文官和宦官開始作為軍事主官掌管京營。此時的京營被改革為了“團營制度”,也就是精銳集中起來由將領率領。雖然後來幾經更迭最終恢復三大營制度,但是卻為後來京營的變革埋下了伏筆。
明朝中期,內外局勢日漸平緩,內外戰爭逐漸減少,而募兵制的興起,使得京營越來越少地被地方“租借”過去,因此京營也迎來了他的和平時期。不過這一和平,就讓京營萬劫不復。京營身處京師,旁邊就是富可敵國、權近聖人的京師權貴,所以經常被這些權貴“邀請”前往幫助營造府邸。軍隊有時協助工程是明軍一開始就有的傳統,但是為國家而非私人。明代中期,這種私人佔役現象十分普遍,有的甚至終年沒曾參與操練,而是搖身一變,成了能工巧匠、“巧奪天工”去了。不知永樂帝若顯靈,看著自己昔日橫掃越南塞北的部下個個轉了專業到工程系,會作何感想。
李邦華到任視察京營狀況,差點沒哭出來:十萬大軍,實際僅存一萬七千(“堪戰不及十分之一”),而且“全無號令,不諳步伐”。明軍倚重的火器“點放不齊,仰天虛發”,軍中緊缺的戰馬也“不可問”。裝備被士兵私自販賣、部隊的軍費積蓄也損失殆盡。而來京共同操練的班軍也從以前的十餘萬變成了“五千三百四十二”,就連司令部(戎政府)的儲備銀也被人盜竊一空。崇禎時代的京營集各朝各代之大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不但問題多,還更加嚴重。
於是李邦華提出“一補軍伍,一精練拔,一清佔役,一節馬差,一省馬軍,一;練神器,一習飛石”的改革方針,勢要一改本朝之積弊、還天子一可戰之軍。
於是李邦華便一門心思的鋪在軍隊改革之上,其人還是頗有能力的,在李邦華躬親力行的情況下,京營結果大為改觀——
一方面經常檢查士兵人數,使得士兵不再缺額,並且親自檢查士兵素質與操練,及時裁汰不過關計程車兵;
另一方面,禁止士兵參與工程、不準戰馬借出。使得京營的戰鬥力在短期內迅速攀升,至少可以參與城防守備。
但是這樣一來卻是觸動了武勳集團和文官集團的利益,李邦華的改革逐漸受挫,阻力越來越大。(還好這時候是朱啟穿越過來了,如果按照原來的歷史線走,李邦華最終會改革失敗。)
李邦華一面堅持自己的改革主張和措施,一面上書朱由檢陳情,將面臨的困難一一闡述。本來朱由檢是準備坐山觀虎鬥,不準備管的。但是這時候一封來自遼東的八百里加急打破了朱由檢集團的計劃。
“報…啟奏陛下,遼東八百里加急奏報…”一個信使的聲音打破了平靜。
朱由檢此時正在內書堂悠哉悠哉的看著李邦華的摺子,接過八百里加急文書一看,猛然站了起來,以命令的口氣說道:
“來人,立即傳召孫傳庭,宋獻策,侯閣老,孫元化,徐閣老等人入宮覲見,所有人接到詔令後立即趕赴內書堂,不得有誤!”
“諾!”內侍們看道陛下如此動作,不敢怠慢,紛紛急匆匆的離去。
朱由檢走出門外,望著東北方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嘴裡小聲唸叨著--“建奴…”
:()巍巍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