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孫元化走進兵工廠製作間,裡面陳列著各種大明目前現有的火銃樣本,都是從孫元化讓朱由檢批了條子,從武庫挑選出來的,帶到這邊來準備試製,順便研究改進。
“回陛下,我大明火銃目前有很多型別,就目前火銃型別有三眼銃,魯密銃,三長銃,交銃,翼虎銃等,還有重型火銃九頭鳥銃,搬鉤銃等…”涉及到自己的專業,孫元化侃侃而談,介紹道。
“其中西洋銃是我朝萬曆爺時代,神匠趙士楨根據紅毛番的火繩槍設計改進而成的,特點是採用了火繩鎖定機構,槍身前有一個長尺寸按壓桿,方便使用按壓功能,射程120米,60米內可破甲。缺點是銃管較長,射程不夠,每分鐘只能發彈一顆。”孫元化拿起一支西洋銃展示道。
“這個是魯密銃,當年魯密國進貢了一款番鳥銃,後來也是趙大人改進定版,起名魯密銃,銃長四尺五寸,最遠射程150米,100米內可破甲。每分鐘可發彈一至二發,缺點是槍身較重,有七斤上下,槍管較長。”孫元化又拿起魯密銃介紹道。
“這個是三眼銃…”
…
“這些火銃各有優劣,若是讓孫愛卿選擇一款作為主力武器給禁軍使用,愛卿中意哪一種?”朱由檢對於槍械不懂,乾脆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於是問道。
“臣建議統一使用魯密銃,眾多火銃之中,唯魯密銃最遠最毒,而且製造過程中,如果嚴格限制工藝,可以將重量控制在六斤左右。此銃發射的機關在凹床之中,捏一下就掉,火燃復起,床尾有鋼刀,若敵人逼近,即可作斬馬刀用。發射時,前捉託手,後掖床尾,發機只捏,沒瞄準時手不能動,準星和眼睛對準處稍遠,初發煙起,不致燻目驚心。統一使用還可以方便火藥廠統一生產定製火藥,減少啞火和炸膛機率,好處多多。”孫元化說道。
“嗯,朕也屬意於魯密銃,只是這銃的把手朕感覺可以改進一下,你看這裡,若是能改成槍托,射擊時能夠倚靠在士兵的肩膀上,而不再是架在支架或者地上,這樣射擊起來是否會更加方便?”朱由檢拿起一把火繩槍比劃道。
“陛下大才,這樣做的確可以更加方便,而且槍托的存在還可以抵消槍身發射時的衝擊力,當真妙不可言…”孫元化大驚,暗歎當真是聖天子,隨便一兩句話竟然就讓自己大受啟發。同時又提出疑問:
“只是陛下,如果這樣的話,加入槍托,槍體重量會增加很多,鐵質槍托如果和槍身一體鍛造,必然會頭輕腳重,費時費力不說,也不利於行軍作戰啊”
“那就不用鐵質槍托啊,也不用一體打造,用木頭做成槍托,再裝上去不就完了”朱由檢回答道。
“妙啊…陛下當真天縱奇才…”孫元化如醍醐灌頂,瞬間反應過來。
“愛卿,你看,這裡是否可以加一個瞄準儀,和銃管頭部匹配,這樣一來兩點一線,兵士們在射擊時就會更加精準…”朱由檢又提出了改進意見。
“…”孫元化自己麻了,陛下這麼多奇思妙想,腦子裡到底裝了什麼東西,提出的想法聞所未聞,卻個個都精妙絕倫。乾脆直接拿個小本子開始記錄。
朱由檢陸續提出改進建議後,孫元化立馬開始製圖,邊製作邊改進,這樣新型火繩槍圖紙在反覆修改後,最終定型,槍身分槍托,槍身兩部分,加入準心,照門,總長12米,重6斤,預計射程120米,力爭有效殺傷100米,將床尾鋼刀改為槍頭部分加入刺刀,這樣打完子彈後上刺刀,可作為‘長矛’使用。朱由檢賜名崇禎1型步槍,圖紙交由孫元化封存,並加緊督造出實體槍械進行實驗,實驗成熟後,第一批生產支。由於現階段工藝限制,後續一邊生產一邊研究朱由檢提出的膛線思想。
火藥配比朱由檢不懂,但是他向孫元化提出了定裝火藥思路。即實驗出最合理的火藥配比後,將發射火藥用油脂包分成各小包,一來可以防水,二來士兵使用時只要咬破紙包將火藥匯入槍管,再用押杆壓實即可,非常方便。
火炮的流程太過專業,朱由檢完全沒有經驗,也不敢亂提建議,只是要求火炮向便攜化方向發展的同時儘可能增大炮彈的威力即可,目前朱由檢的要求是皇家兵工廠先期提供100門弗朗機炮,後續也是技工們邊改進,邊製造。
製造方面,朱由檢要求進行流水化生產,每個工匠都要設定工號,全部以生產線分工,一組工人就是一條生產線,將槍械零件化,從槍托到準心到扳機等等,每組進行分工,各行其是,從流水線生產的零件到最終組裝成型,都要刻上對應的工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