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輕描淡寫的說道:“明軍不下百萬。”
“我當司馬先生不知明軍實力,竟然想要以卵擊石,主動進攻大明,既然司馬先生也知明軍實力,那不知先生認為,主動攻打明軍,勝算幾何?”張紘步步緊逼,問道。
司馬懿輕蔑的看了他一眼,笑道:“世人常說,江東張子綱善於理政,如今看來,果然如此,然先生只會理政,對軍事卻是一竅不通。”
“你…司馬小兒,何故出言侮辱?請回答老夫的問題。”張紘大怒,質問道。
司馬懿笑了笑,這才開口道:“兵者,詭道也,豈能以數量多少決定勝利?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主章武皇帝劉備,漢室帝胄也,攻打逆明,乃是順天應命,天下心懷漢室之人必然欣喜從之,如何不能取勝?”
“這…”張紘一愣,不知道該如何反駁,兩軍交戰,確實不是以數量來決定勝負的。
只是,司馬懿似乎進入就狀態,絲毫沒有給江東之人反駁的機會,接著說道:“況且,大明雖有甲兵百萬,然而,楊凌此人窮兵黷武,四處用兵,趙雲的幽州軍團、黃忠的幷州軍團、魏延的關中軍團,皆無法調動,更何況,如今黃河決定,明軍中央軍團、豫州軍團乃至兗州軍團,皆在救災,我大漢需要面對的只有徐晃的南陽軍團,而江東若是出兵,也只需要面對張遼的揚州軍團,最多徐州的張合會派出部分援軍,諸位真的認為,我們毫無勝算嗎?”
聽了司馬懿的話,江東文武沉默了,連周瑜都沒有反駁,只是皺眉思考,一時之間沒有說話。
司馬懿說得有些道理,如今,明軍的中央軍團、豫州軍團、兗州軍團都在救災。
幽州軍團如今在清剿高句麗餘孽,還需要防備更加北方扶余、肅慎等。
幷州軍團需要剿滅鮮卑人殘餘,還需要防備匈奴人以及已經西遷的軻比能部鮮卑,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殺個回馬槍。
關中軍團需要防備西涼眾多諸侯,馬騰是明軍大將趙雲的岳父,與大明關係較好,可是,西涼除了馬騰,還有韓遂和眾多小諸侯,況且,還有漢中曹操虎視眈眈,魏延的大軍是絕對不能動的。
冀州、青州距離較遠,並且,實力不強,很難快速支援淮南和南陽,突然襲擊之下,他們取勝的機會確實很大。
見眾人被司馬懿駁斥得啞口無言,孫權大喜道:“仲達先生言之有理,本侯決定,與劉皇孫聯盟,進攻大明。”
“諾!”眾人拱手,不再反對。
隨後,司馬懿與孫權敲定了細節,雙方簽訂了同盟條約,便返回了荊州。
東吳也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兵發淮南。
孫權力排眾議,決定率領十萬大軍,親征淮南,而周瑜則率領江東水軍,兵發廣陵郡,牽制徐州方向的明軍。
不過,東吳的大軍只是在集結兵馬,準備糧草軍械,並沒有立刻出兵,孫權還在等著劉備的行動。
大家都是老銀幣,孫權怎麼可能給劉備當槍使?
豫州
幾十萬明軍在搶救百姓,修築堤壩,忙得不可開交。
看著一個個明軍不顧水裡的冰冷,將一個小孩高高的舉過頭頂,將小孩帶到安全的地方,哪怕自己被凍得瑟瑟發抖,也沒有讓頭上的小孩沾到一丁點冰水。
看著兩個明軍將一個擔架高高舉過頭頂,上面躺著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雖然步履維艱,兩個明軍卻是神色堅毅,一步一個腳印,將老人帶到最近的難民營。
看到一個個明軍士兵,扛著沙袋,義無反顧的衝向黃河的缺口之處,一點點將決口堵住。
百姓們大受感動,自古以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軍隊。
若是哪支軍隊,可以做到不擾民,不搶劫,他們都要千恩萬謝,感謝祖宗保佑。
像明軍這樣,不顧自身安危,救助百姓的軍隊,他們別說見過,簡直是聽都沒有聽過。
因此,許多百姓也自發的行動起來,他們幫助官府,照顧受傷的百姓,分發物資,疏通河道。
整個災區的情況在大明朝廷、明軍、地方官府和百姓的通力合作之下,迅速好轉。
難民們得了安置和救助,遇難百姓的屍體被掩埋,受傷的得到救治。
楊凌親自坐鎮災區,大明的官員們沒一個人敢戴帽。
這也正是他親自前來的目的,身為皇帝,根本不需要他做什麼,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楊凌也做不了什麼。
他前來,無非就是告訴下面的官員,自己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