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寶慶郡位於武岡州北部,在華國不算最繁華,是一個經濟中等發達的郡。
本來華國都梁郡是趙國與華國的交界之地,後來因為戰敗,都梁郡被割地給趙國並改名為武岡州,現在寶慶郡就成了兩國交界之地。
寶慶因為這個原因,加強了兵力,從上面派來一位尚將軍負責全面軍事,原來邵武將軍就屈居副將軍。據說是後臺不硬,否則邵武要麼繼續擔任正職或換個地方任正職。邵武心中雖有不滿,但也無可奈何。他深知這官場之道,人脈關係錯綜複雜遠勝於自身實力。
尚將軍其實能力一般,所以對邵武將軍很是忌憚,處處打壓。這就使得邵武很是鬱悶,也很不服氣。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義。明裡暗裡兩人爭鬥很是厲害。
一天,寶慶城傳來一個訊息,寶慶六大家族之首的歐陽老爺的商隊被金龍山土匪搶劫了。這歐陽家可是寶慶舉足輕重的家族,他家的商隊被劫可不是小事。尚將軍得知後,心想這是個表現自己的好機會,便立刻召集士兵準備圍剿金龍山土匪。邵武將軍聽聞此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那金龍山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尚將軍這般衝動行事必然失敗。
邵武暗中派人給金龍山土匪送了封信,告知他們尚將軍的計劃,並表示只要他們能讓尚將軍吃癟,日後少不了好處。土匪們收到信自是樂意配合。
當尚將軍帶兵趕到金龍山時,中了土匪的埋伏,損兵折將狼狽而回。
歐陽老爺看到如此結果大發雷霆,指責尚將軍無能。此時邵武站出來,表示願意再次出兵剿滅土匪。他帶著熟悉本地地形計程車兵,巧妙地繞開陷阱,直搗土匪老巢,經過談判,成功奪回被劫物資。
經此一事,邵武在寶慶城中威望大增,百姓皆稱讚他的英勇,相比之下尚將軍則更加失勢,氣得直跳腳卻也無話可說。
本來這事已經過去了,不料最近有訊息傳出,金龍山土匪之所以搶劫成功,是因為寶慶城張老爺告密。
這個訊息一出,寶慶城一片譁然。眾人紛紛猜測這張老爺為何要這麼做。歐陽老爺立即找尚將軍聽到這個訊息後,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立馬下令捉拿張老爺。
但審來審去,張老爺就是不認。苦於沒有證據,尚將軍只好把張老爺給放了。
歐陽老爺則認定是張老爺使得鬼,無風不起浪,只是張老爺做得隱秘,暫時沒有找到證據而已。但兩家的樑子算是結下了。
就在眾人以為這件事會慢慢平息的時候,城裡忽然發生了幾起離奇的盜竊案。被盜的人家皆是城中富戶,而且丟失之物多為貴重財物和機密文書。
一時間人心惶惶。
在寶慶城,往昔歲月裡,那幾戶名門望族,恰似巍峨不可撼動的山嶽,家族府邸的朱門深鎖,雕樑畫棟間盡是世代累積的尊榮,族中子弟出行,車馬如龍,僕從相隨,所經之處,百姓皆側目避讓,尊崇有加。街頭巷尾談及他們,言辭裡滿是豔羨與敬畏,儼然是這城中秩序與體面的執掌者。
可誰能料到,風雲驟變,驚雷般的訊息炸響在這看似平靜的城池。起初,只是些風言風語,似幽暗中閃爍的鬼火,飄搖不定卻引得人心惶惶。未幾,確鑿傳言鋪天蓋地襲來,仿若決堤洪水,沖垮了眾人心中對那些家族的固有認知——命案,這血腥且悚然的字眼,竟與平日裡道貌岸然的他們緊密相連。
張家,世代經營布莊,產業遍佈街巷,富甲一方。傳聞其家二公子,在月黑風高夜,於城郊偏僻酒肆,因口角之爭,抽刀怒向一落魄書生,那書生不過是酒後吟詩,言辭稍許衝撞了這驕縱公子,便血濺當場,事後張家憑財勢壓下事端,仵作受賄改了驗屍文書,那書生冤魂至今似還在城外荒林徘徊,嗚嗚咽咽控訴不公。
李家,書香傳世,族中子弟多在朝堂有官身倚仗,可謂名門清流。偏生那掌管族中庶務的旁支侄子,暗地勾結匪盜,販賣私鹽,暴利之下,人命如草芥。為奪鹽路,指使匪眾屠戮一小鹽商滿門,婦孺啼哭、老幼慘叫之聲,被夜風吹散,卻刻進了倖存者的夢魘,而李家大宅,依舊是每日書聲琅琅,掩住這腌臢血腥。
王家,以鏢局立身,鏢旗所至,綠林敬讓三分,本是護鏢周全、行俠仗義之名號。不想其當家老爺子,早年為擴張鏢局勢力範圍,與敵對鏢行火併,手段狠辣,不僅斬盡對手鏢師,還暗中屠戮對方家眷,襁褓幼兒亦未放過,以絕後患,自此踩著累累白骨,築起王家在寶慶城鏢行的霸主之位。
訊息一經傳開,仿若一顆巨石砸進死寂湖面,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