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章 再見林文博,研究所擴充人員

正當顧國棟準備新做點東西的時候,李副廠長忽然帶著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找到了他。

是自己許久未見的林文博教授。

“國棟,你很不錯。”

見到顧國棟之後,林文博一臉欣慰的看著他說道。

這段時間顧國棟回到家裡的事情他也聽說了。

得知自己的弟子做出那麼多傲人的成績之後,林文博也是感到非常的驕傲。

“老師。”

顧國棟規規矩矩的,低聲的稱呼了一聲。

對於林文博這個老師,他還是非常尊重的。

完全就是把心思放在為國家做貢獻上,自己都沒有娶妻生子。

“國棟啊,我今天來呢,主要是想和你商量點事。”

聽到林文博的話之後,顧國棟沒有任何猶豫說道。

“老師有什麼吩咐儘管提。”

“我剛剛看過了你設計製造的這些新機器,看你各種裝置都造了,最終目標是數控機床吧?”

林文博也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問道。

“老師明鑑,確實如此。”

顧國棟聽後,恭敬地答覆道。

他的目標確實是製造數控機床,只是現在礙於沒有材料。

加上也沒有計算機技術,所以這才沒能搞。

只要造出數控機床,那生產效率大大提升,就可以有更多的人做其他的事情了。

“哎,其實我們有自己的數控機床。”

就在這時,林文博突然開口說道。

這話一出,顧國棟也是吃了一驚。

對於這個事情他還真不知道。

看到顧國棟吃驚的樣子,林文博簡單的講述了一下。

原來在四年前,也就是1958年。

京城第一機床廠和清水大學就合作試製出了第一臺數控機床。

x53K1三座標數控機床。

當時林文博也參與了這臺數控機床的研究。

而且整個開發團隊非常的年輕,除了林文博和另一個教授,其他人都是學生和工人組成。

所有人加起來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

僅憑著從毛熊那裡得到的一頁“僅供參考”的資料卡和一張示意圖。

歷經9個月的時間,成功的研製出了數控系統。

由它來控制機床的工作臺和橫向滑鞍以及立銑頭進給運動,來實現三個座標的聯動。

聽到林文博講述,顧國棟感到非常的震撼。

因為他們能研製出這個數控機床,居然靠的是一個教授到毛熊那邊學習,拍下來的一張照片。

這照片上面是毛熊數控機床的照片,機床旁邊立著一個一米五左右的機櫃。

就是數控機床的核心,數控系統。

在上面還有幾條數控機床的效能指標。

但是也僅僅是指標而已,沒有數控部分的結構框圖。

但是就是憑藉著這些東西,大家根據機床的特點、加工要求以及紙帶輸入機的速度,就確定了自己的技術指標和結構框圖。

然後在近半年的時間內,大家完成了邏輯設計、電源設計、單元線路設計、生產圖設計這些工作。

然後就交由第一機床廠成功的製造出來了。

光是一張照片,就成功的研製出來一臺數控銑床。

不得不說這個年代的人員的科研精神還真不是後面可以比擬的。

不由得對林文博更加敬重了。

“但是......”

忽然,顧國棟想到了一個問題。

不過這話一出,林文博好似知道他要問什麼一樣,接了過去。

“但是怎麼沒有多做出來,大規模的應用是吧?”

“嗯。”

確實,現在也沒聽說那個廠在用數控機床啊。

“因為教育基礎太薄弱了,設計出來的數控系統沒有那麼簡單。

沒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水平,是用不了這個機床的。”

林文博嘆了一口氣說道。

其實問題還不止這個,還存在維護難度高,配套不足等等問題。

所以這才導致雖然研究出來了,但是沒能應用。

“那老師你的意思是我現在應該停止這個計劃嗎?”

思索了一陣之後,顧國棟開口問道。

之前他也沒有考慮這些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