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有功者賞,有過者罰。
投降的將領也是如此,他們將會受到大魏朝廷的優待和獎賞,可不會做出過河拆橋的事情。
因為上面大患未除,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籠絡人心,為以後的戰事做準備。
而那些降將都暗自慶幸自己當初早早就降,要不然下場只有死路一條,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金國惹的禍。
是的,他們都認為要不是金國在攪屎棍,大魏就不會北伐,他們也就不會成為了降將。
這套理論是越國公拆給他們聽的,別恨大魏,要恨就恨金國吧。
遼國現在已經是日暮西山,從上到下都是腐敗,早就該亡了。
第一戰是金國當初自導自演拖大魏下水的,第二戰是你們遼國皇帝不講武德,派人刺殺我大定知府,大魏不得已才反擊的。
但是你們既然入了大魏,那便是大魏的人,大魏海納百川,不管是漢將還是遼將,有貢獻的都會一視同仁,不分華夷。
這番話說得拳拳在心,將大魏放在了道德最高點。
反正遼國的降將是聽進去了,畢竟有盛唐在前,他們也相信大魏會和大唐一樣的吧。
都說“戎狄志態,不與華同”,這句話無不體現出中原王朝對塞外民族的排斥。
不過上下五千年當中,也只有唐朝是例外,唐朝對待胡人的態度與其他王朝有著鮮明對比。
要不然大唐前期也不會那麼繁榮,那是各種文化交織在一起的盛世,也是唐帝國由內而外,從上到下的自信。
雖然後面爆發了安史之亂,但是也有很多忠心大唐,為大唐戍邊鎮守的胡將。
比如那個門神尉遲敬德,他就是鮮卑族的,同樣也是為大唐開疆擴土立下汗馬功勞。
這次大魏對遼作戰中,任俊睿屢立戰功,特別是他帶著七百勇士夜襲遼營,導致遼國十萬援軍崩潰這一戰績,就足夠他在魏軍當中鶴立雞群了。
任俊睿這次也隨著五萬魏軍前來臨烏府,這會他和馬濤然都在安奉城中。
馬濤然這小子也不錯,也有很出色的戰績,當初十萬援軍主將的頭顱就是他砍下的。
所以越國公剛剛可是當著眾將領的面誇了他們兩個,小小年紀就如此威猛,真乃英雄出少年,該賞,而且要大賞。
這次有功者,越國公都已經一一寫在了名冊上,剛剛開完會後就隨著一份捷報,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了。
表揚和訓斥完之後,越國公就開始了對池定府和臨烏府的部署。
必須馬上建立自己的防禦工事,以迎接未來的突發情況。
上面的普昌府基本上可以不用理會,都已經快廢了,諒他們也不敢再南下。
否則大魏不介意再發動一次北伐,把那裡的百姓全都掠下來,到時給金國留下一座座空城。
當然了,只要普昌府的主將不傻,就不會再來了。
三月初九,大定府城。
上個月二十七日那天,任俊傑的兩個堂弟和表弟走了,幾人打算去恆州府附近轉一轉,找找有什麼門路。
那幾天,任俊傑一下班就與他們在一起聊這聊那的,重溫一下當年的堂表之情。
經過幾天的相處,任俊傑也摸清了堂弟他們這些年的改變。
都挺好的,少年們人不壞,就是缺乏閱歷而已,出去長長見識也好。
臨走之前,任俊傑跟他們說了很多,都是一些行走江湖的經驗。
別太容易相信人,非親非故沒人會無緣無故對你們好的,反正出門在外自己小心一點就是。
任俊傑已經將府城地段最好的幾間商鋪和宅子都劃到他們名下了。
等他們找到自己的生意後,就可以回來擼起袖子直接幹。
當然了,用錢買的,至於多少錢,那就是友情價了,戶房經承也不敢多問,問就是不懂事
不管到時堂弟們還是表弟選擇的是什麼生意,任俊傑都有辦法幫他們做大做強。
要知道他可是大定官府的話事人,扶持幾個專案很難嗎?
在月初的時候,任俊傑果然就收到了他老爹老孃的信。
字裡行間都能看出老爹老孃的興奮,二兒子的緣分終於來了,答應,必須答應。
也不怪任老爹和任老孃這般高興,尤其是任俊睿歲數越大,他們就越著急。
從一開始的門當戶對,再到小戶人家,最後到只要是個女的就行。
要求那是一降再降,這回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