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任俊傑望向姚永辰,說道“姚大人,等會你以府衙的名義,擬上公文告知各衙門這件事情。
讓他們妥善處理百姓分田被霸佔的事情,必須要重新給他們劃分,別再起衝突了,一切等秋後再說”
姚永辰拱拱手,說道“好的大人,下官明白”
任俊傑點點頭說道“嗯,本官知道大定府剛開始是有些難,但只要諸位同僚能齊心協力撐到秋收,那就都不成問題。
而且現在外患還沒除,大定府更是如履薄冰,幹好了,也不枉朝廷託付給咱們的重任”
任俊傑順勢給屬下們打了一波雞血,眾官吏紛紛應和著。
又交代完一些事情後,今天這會也就散了,任俊傑讓他們都各忙各去,他還要去簽押房看一下這些天滯留下來的公文。
六月十一日這天早上。
之前任俊傑在沛州發出去的急奏和與金國簽訂的盟書已經六百里加急呈在了皇帝的御案上。
皇帝看完之後,龍顏大悅,隨即馬上讓鄭三寶去鴻臚寺傳他旨意,召集文武百官明日早朝,因為他要向滿朝文武當眾宣佈這件事情。
不光如此,還召來了內閣和軍機處幾個大臣來御書房議事。
這一議就是幾個時辰,再次對遼宣戰的所有細節,幾個大臣都仔仔細細的推算了一遍。
甚至已經推算到了遼國滅亡之後,大魏要怎麼提防金國的反水。
畢竟到那時候就剩下魏金二國了,金國不會就這麼老實待著的,肯定會想方設法的搞事情。
不過皇帝完全不懼金國,要不然也不會主動打破三國鼎立的局面,大魏現在國富兵強,有馬有甲有人,怕甚?
只要把金國打趴下了,那大魏就真正做到像大唐一樣讓四方臣服的大興盛世。
極盛時期的大唐,就算是遠在中亞的小國叛唐投蕃,唐庭也要派萬餘精銳翻山越嶺遠征五千裡,只為滅其國。
六月十二日,皇帝在金鑾殿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宣佈了第二次北伐。
訊息靈通的早就知道了內幕,訊息不靈通的,那是後知後覺,原來是要打遼國啊,還以為是要打金國呢。
自從有了前車之鑑,朝堂上那幾個言官可不敢像上次一樣頭鐵莽撞了,畢竟上次有個老哥說要撞柱,結果尷尬了。
所以這次他們只是象徵性的勸誡皇帝不要窮兵默武啊,打仗是要死人的
但皇帝根本不鳥他們,誰不知道死人還耗資大?這些仗不打,難道得等到後世子孫去打?
一番話就讓那些反對北伐的言官閉了嘴。
伐遼檄文也都寫好了,鄭三寶在金鑾殿大聲宣讀著,不久後將傳遍整個大魏,周圍鄰邦小國也都會知曉。
檄文上痛斥遼國狼子野心,並列舉二十九條罪,條條都是滔天大罪,彷彿遼國不滅國,天理不容啊。
其中最顯眼的一條罪就是派刺客刺殺大定知府,罪證也寫出來了,十五名刺客所使用的兵器皆為遼制。
對,就是這麼扯,你們愛信不信,反正十五名刺客就是契丹人,不過話說回來,遼國與金國的刀劍確實不一樣。
此次北伐號稱五十萬大軍,其實只有十萬騎兵,十五萬步兵。
鄭三寶越念越激昂,而下面的百官們那是越聽越憤慨,牙齒咬得緊緊的,眼睛還瞪得大大的,彷彿要上戰場跟遼人拼命。
演的,全都是演的,不演老闆不滿意啊,在朝堂上不會演戲的臣子,早就被人擠下去了,人生如戲全靠演。
就這樣,大魏正式宣佈對遼作戰。
六日後,六月十八日。
越國公在前幾天就已經秘密前往源州了,並做足了此次北伐的準備。
昨天,越國公就在源州城收到了從京城六百里加急的檄文和皇帝的密信。
今天早上卯時天還灰濛濛的時候,源州的城樓上燈火通明,城下皆是密密麻麻的大頭兵。
戰鼓一擂,長號一吹,這肅殺之意就上來了。
今天越國公在源州召開了誓師大會,還是老樣子,主帥先是出來喊喊話,鼓舞一下士氣。
什麼遼國罪孽深重,大魏不得不討伐,咱們是正義之師有老天護著呢。
然後就是畫大餅,你們只管衝,有軍功的,朝廷皆重重的賞
城下前排計程車兵一聽,那是嗷嗷叫,這一浪接一浪,慢慢的,全軍都沸騰了,殺氣沖天啊。
“殺”
當天際一點紅的時候,越國公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