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章

</dt>

&esp;&esp;然而李策已經顧不得這個。

&esp;&esp;他端正跪立,回答道:“兒臣在甘州賑災時,甘州新任知府尹世才想請兒臣到湯泉休息。兒臣拒絕,他便說湯泉其實跟賑災有關,因為甘州地動後不久,就有道人在湯泉處施粥,又向衙門佈施一千二百兩白銀,用於賑災。那道人未說自己在何處修行,只在捐贈的文書上,寫了‘濟’字。適才兒臣在殿外聽到安國公府賬冊上也有這個字,便想著或許有所關聯。”

&esp;&esp;皇帝緊皺的眉頭微微舒展,詢問戶部侍郎嚴廉道:“你查出的賬冊,是多少銀兩?”

&esp;&esp;嚴廉謹慎地回稟道:“今年支取的分毫不差,正是一千二百兩。”

&esp;&esp;殿內響起一片驚歎,為銀兩去向清晰而驚,為竟然用於賑災而嘆。

&esp;&esp;那可是一千二百兩,恐怕佔了安國公府每年生意利潤的五成以上。

&esp;&esp;怪不得寫作“濟”字,這是“賑濟”,是“濟世救人”,是“達則兼濟天下”!

&esp;&esp;皇帝微微動容,對葉長庚道:“果真是賑災了嗎?這有什麼不好說的?是怕傷了朕的顏面?朕是那樣小肚雞腸的人嗎?”

&esp;&esp;葉長庚疑惑地叩首,不比其他人的驚訝少。

&esp;&esp;他曾經抱怨過父親很多次,說他拋妻棄子避入深山,還要拿家裡的銀兩過活。卻沒想到那些銀兩竟用於賑災了。

&esp;&esp;一時間葉長庚心中五味雜陳,他竟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父親。

&esp;&esp;想到自己身後的妹妹,葉長庚回頭看了葉嬌一眼。

&esp;&esp;葉嬌對他笑笑,桃花眼裡卻盛滿淚水。不知道是感動的淚,還是慶幸的淚,抑或是在今日,對父親重新瞭解的淚。

&esp;&esp;可是在一片讚歎聲中,御史中丞百里曦卻繼續發問道:“今年的如此,去年有嗎?前年有嗎?確認這不是巧合?”

&esp;&esp;對啊,萬一是巧合呢?

&esp;&esp;安國公府有什麼證據,來證明自己消失的銀兩,都是用於賑災了呢?

&esp;&esp;戶部侍郎嚴廉聞言開口道:“去年是一千一百兩,前年八百兩,大前年一千三百兩,只搬來四年賬冊,缺失的銀兩數目,微臣都已經謄抄下來。”

&esp;&esp;“這個好說,”一直彷彿置身事外的大理寺卿汪辰明開口道,“戶部那裡每年都有各地賑災募捐的記錄,只消去查一查,便知道能否對上。”

&esp;&esp;皇帝抬眼示意戶部去查,這裡戶部官職最低的官員便是嚴廉,他又一次抹著汗水離開大殿。

&esp;&esp;走到殿外時,守衛在門口的嚴從錚迎上來,喚他道:“父親……”

&esp;&esp;嚴廉瞪了兒子一眼,未等嚴從錚開口,便道:“你閉嘴!本官謹遵皇命履職,不管你那些亂七八糟的人情。”

&esp;&esp;這種時刻,他是不會站隊,不會撒謊的。

&esp;&esp;是福是禍,都看安國公府的造化了。

&esp;&esp;嚴從錚僵在原地,看著父親向宣政殿旁邊的戶部衙署跑去。他步履沉沉,氣喘吁吁,已露出些許老邁之態。

&esp;&esp;嚴從錚的心裡,有些酸澀,更多的是擔憂。

&esp;&esp;果然,經戶部查證,這些年來捐贈賑災的銀兩,都有某筆同安國公府的數目一致。

&esp;&esp;這些銀兩要麼用於抗旱修渠,要麼用於救助疫病,最多的是糧荒賑災。只是以前沒有寫“濟”字,但都由道士轉交。

&esp;&esp;面對證據,百里曦瞠目結舌。

&esp;&esp;這件事是他買通安國公府的賬房先生,查出的紕漏。原以為是一柄利劍,沒想到竟幫別人揚了慈善之名,利劍刺入自己腹內。

&esp;&esp;“這……這怎麼?”他扭頭看向三司其他官員,見他們竟然也交頭接耳談論起安國公府的慈悲胸襟,百里曦只得僵硬地轉過頭,問道,“為何是道士?為何都是道士前去捐贈?”

&esp;&esp;這個問題,御案後的